我市公路养护成功引入共振碎石化技术
8月27日,在G534线大田至明溪段旧水泥路面养护综合提升工程现场,由市公路桥隧保障中心引入的高频共振破碎机正在有序运作。这是我市首次将共振碎石化技术应用于普通国道路面修复,标志着我市公路养护步入绿色、高效的新阶段。
区别于传统“白改黑”工艺,共振碎石化技术利用高频共振效应快速破碎旧水泥路面,并直接将产生的碎石转化为新基材,实现了就地再生利用。该技术集节能环保与结构稳固于一体,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耗料少等优势,新技术还能有效抑制反射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可使综合成本降低约30%,经济与环保效益显著。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旧水泥路面碎石化78%,共计18276平方米;沥青摊铺进度超半,达12679平方米。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市公路桥隧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技术应用为新起点,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持续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与效率,全力为群众出行营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陈 睿 通讯员 范立峰 徐晓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