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解决一批涉税问题
上门辅导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多渠道传达税收优惠新政策、定期开展风险体检……今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深化拓展“项目管家”税费服务,针对全市11条特色产业链及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个性定制项目《全生命周期税费政策指引》和《高新技术企业税务合规服务手册》,为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管家服务334户次,解决涉税问题72个,为加快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注入税务动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前置服务除梗阻,护航重点项目落地
在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建省开诚机械有限公司大型高效发电装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正酣,工人们忙着进行屋面和墙面封板。在项目筹备阶段,沙县区税务局“项目管家”团队便携带政策汇编主动上门,为企业定制专属项目管理台帐,系统梳理增值税、印花税等前期高频涉税风险点。
“项目初期租赁了部分厂房和设备,申报印花税时我们犯了难。”公司财务负责人陈敏回忆,起初团队误将合同归为融资租赁合同类目,按万分之五税率准备申报。
“项目管家”团队深入研究合同条款、精准判定合同性质后,明确该业务应适用经营性租赁合同类目,对应税率为千分之一。“这一提醒太关键了,若按原计划申报,将造成一半税款漏缴。”陈敏感慨道,团队不仅指出问题,更细致解读政策依据,让企业对税收规定有了清晰认知。“多亏及时修正,规避了后续合规风险。”在税务部门全环节前置辅导下,企业高效完成初期涉税申报与资金规划,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上门辅导防风险,税收优惠助企创新
位于清流县金星工业园的福建诺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环境友好型松脂基植物油产品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持续进阶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已拥有8项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在行业内迅速崛起。
“研发费用界定标准复杂,稍不留意就容易出错。”企业财务专员王会计坦言,今年年初开发新型环保农用助剂时,因对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研发费用中的人员工资归集出现错误。“当时特别着急,生怕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享受。”税务“项目管家”团队第一时间上门辅导,逐项核实研发合同、工时记录台账、工资核算凭证等资料,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口径、建立研发支出辅助账簿,手把手指导财务人员完成纳税调整,补缴税款及滞纳金31.5万元。
“目前企业已连续8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近3年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212万元,这为我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支撑。”诺德生物负责人欣慰表示,有了税务部门的专业支持,企业在创新路上更有底气,今后将继续深耕研发,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
“合规体检”巧排雷,信用升级助推发展
位于明溪县经济开发区的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和电池化学品研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纳税信用,没想到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上出了疏漏。”公司财务总监张先生坦言,此前“项目管家”团队在年度汇算清缴前开展“合规体检扫描”,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存在异常疑点。团队随即调取研发人员劳务合同、工时记录、物料领用单据等资料交叉核验,精准识别出因税会差异及政策理解偏差,导致部分非研发人员工资、非研发物料误计入研发费用的问题。
“得知情况时特别紧张,担心影响纳税信用等级。”张先生回忆,“项目管家”团队并未简单追责,而是主动辅导企业调减研发费用1450万元、补缴税款218万元,有效避免了非主观失误造成的信用损失。最终企业2024年纳税信用评级从B级提升至A级,“这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良好信用让我们在招投标、融资等方面更具竞争力。”
优良的税收营商环境,是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催化剂”。三明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辖区重点项目建设,以全周期跟进、全要素支持的“项目管家”服务,在强化税务合规管理、引导企业诚信纳税上精准发力,不断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地方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提供坚实税务保障。(朱丹宇 通讯员 刘 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