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九成

日期:2025-08-09 11:06 来源:三明日报
| | | |

  连日来,全市6个县(市、区)的22家民营企业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来自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的240余名师生,正在参加市人社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妇联开展的“千名高校毕业生三明行”活动。

  他们走进车间看生产、踏入实验室观研发、围坐会议室谈发展,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沉浸式职业体验,更是助推高校毕业生稳步就业的“催化剂”。短短数日,55名高校学子与企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企业与学生“双向奔赴”的热度,折射出三明促就业的温度。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早谋划、早部署、早发力”的工作节奏,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截至8月1日,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72场,发布岗位7.45万个次,高校毕业生已落实毕业去向人数1463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2.69%。

  搭建供需桥梁,让岗位“找得到”毕业生,是三明促就业的关键一招。早在3月4日,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启动“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159家企事业单位带着756个优质岗位走进校园,当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92人。此后,这场“送岗留才”行动持续升温,先后走进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地,累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742人。同时,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举办系列招聘活动153场,吸引5020家次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02万个。

  另一边,愈发精细化的服务,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持续加力赋能。分级分类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推送需求岗位与就业资讯,配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服务;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三明学院设立“就业驿站”,组织毕业生专题讲座;引入海峡AI职途舱,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模拟面试、职业测评、简历优化、人岗匹配等服务237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助力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梦想。

  针对困难毕业生,三明进一步织密“一对一”帮扶网:无须提交纸质证明材料,自动通过大数据校验申请资格,打通申请审核系统与财政资金平台,形成“申请—审核—拨付”工作闭环,既实现全流程监管,又加快补贴发放进度。截至目前,已为全市2371名低保、特困、零就业等6类2025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474.2万元。

  稳定就业岗位供给,则是让更多毕业生吃下“定心丸”。去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主动出击,对内紧密联动重点企业挖掘岗位需求,对外积极组织赴省内外高校引才拓岗,印发《三明市2025年度人才需求目录》,更新完善包含三明11条特色产业链在内的各领域人才需求专业,变“等岗位”为“找岗位”。同步征集2025年省、市级“三支一扶”岗位197个,拟招募高校毕业生214人,核准全市各级事业单位招聘计划1311人,全方位搭建岗位供给网。

  目前,全市已有82家就业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岗位148个,发放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39.95万元,“见习+就业”的一体化模式,让不少毕业生实现从“见习生”到“正式工”的转变。(梁梦婷 通讯员 谢启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