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招商释放“洼地效应”
8月6日,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检测产品质量。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创新招商思路,形成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等多元化模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1-6月,全市签约455个项目、总投资额107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签约项目398个、总投资额943亿元;全市开工230个项目,签约转开工转化率50.5%、总投资额4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开工项目208个、总投资额487亿元,一批批优质项目的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壮大以商招商——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商招商凭借其独特的信任纽带和产业联动优势,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通过加强对本地已落地企业的服务与支持,建立政企互信,依托企业的行业资源与口碑效应,各地积极吸引更多关联企业入驻,形成“落地一个、带动一串”的良好局面。
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体现。8月4日,在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全封闭反应釜持续输出高纯度氟化学品,机械臂精准完成产品分装,技术人员正通过数字化大屏监控环保工艺参数,全力冲刺三季度特种氟材料订单交付。
金氟化工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致力于氟气、含氟新材料、氟化物以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的科技型现代化企业。公司目前年产6000吨氟钛酸钾、6000吨氟硼酸钾、4000吨氟硅酸钾、500吨五氟化碘、10吨氢氟气,产品远销美国、巴西、日本等国,是国内外知名的氟化工企业。
金氟化工的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产业链布局。2016年,受三明市招商引资政策和政府优质服务的吸引,金氟化工落户三元区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不仅为企业降低了资金压力,更提供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绝佳机会。
“对福建三农来说,它们属于副产酸,但在我眼里都是宝贝!”金氟化工董事长左立勇自豪地说道。公司以福建三农的副产酸为原料,生产出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高端无机氟产品,市场售价高达每吨2万元至3万元。这些产品不仅是金氟化工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安美奇(中国)铝业生产高端铝钛硼合金的关键原材料。通过引进安美奇铝业项目,金氟化工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形成了“三农新材料→金氟化工→安美奇铝业”的氟化工循环经济链条。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氟化工生产的五氟化碘又成为福建三农生产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的原料之一。这种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协作,不仅提高了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上下游企业抱团奋进,共御市场风浪。
围绕产业链招商——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从街头巷尾的“小摊子”到遍布79国的“大产业”,沙县小吃的蜕变之路,彰显着产业链招商的强大驱动力。作为拥有240多个品种、39种“中华名小吃”的特色品牌,沙县小吃年营业额超550亿元,如今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迈向更高舞台。
沙县区实施“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战略,规划2600亩食品产业园,靶向开展产业链招商。2024年,当地奔赴多地开展招商活动55场次,成功签约金福食品产业科技园、嘻粒粒智能茶饮等16个项目。在福建省沙县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园区已集聚26家关联企业,新增30条预包装产品生产线,产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
产业链的延伸更激活了“乘数效应”。依托国家级农业现代科技园,建成6万亩药膳食材、食用菌种养基地及3万亩林下种植基地,带动2万农户增收,年产值超5亿元;以小吃入选国家级非遗为契机,“小吃+文旅”融合发展每年吸引超500万人次观光,推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20亿元。
沙县小吃的跨越,是全市产业链招商的缩影。今年1—6月,我市围绕11条特色产业链开展22场专题招商,外出“小分队”招商91次,对接项目173个,签约68个,计划投资174.55亿元,产业正加速实现“从点到链、从链到群”的跃升。
盘活资源禀赋——
探索资源利用新路径
资源招商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先天优势吸引投资,是我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开展招商的重要模式。通过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价值挖掘,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在明溪县蜿蜒的山脉深处,蕴藏着一种看似平凡却蕴含巨大能量的矿物——萤石。如今,这份“地下宝藏”正通过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深度开发,蜕变为闪耀全球高端产业的“氟金”,成为当地资源招商的成功典范。
明溪县萤石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390万吨,远景储量超1000万吨,矿石品质优良。2007年,明溪县瞄准“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定位,成功吸引原计划在江苏创业的氟化工团队落户,成立海斯福化工,以六氟环氧丙烷为核心产品,开启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探索。
创业初期,海斯福曾面临产业化受阻、资金短缺等困境。2009年,在明溪县政府协助下,企业争取到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成功量产六氟异丙基甲醚(吸入式麻醉剂重要原料),成为首个“单项冠军”产品。2013年,企业建成全球最大六氟环氧丙烷生产线,实现从生存到壮大的跨越。
海斯福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理念,15年来攻克全氟烯醚、全氟聚醚等关键技术,产品拓展至新能源电池材料、半导体单体等12大类,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近年来,企业抢抓半导体国产化、碳中和机遇,启动四期(锂电电解液)、五期(柔性显示材料)项目,预计2027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并带动8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海斯福的实践表明,资源禀赋只是产业发展的起点。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链式发展,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持久的产业竞争力。
多元化的招商引资模式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市商务局将继续优化招商机制,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增长极。(丁楚玉 通讯员 范良斌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