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赋能,构建非煤矿山安全新格局
连日来,我市聚焦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安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型,构建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处置的全链条防控机制,全面提升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在矿山调度室、井口、运输通道等关键区域部署4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支持AI智能识别离岗睡岗、安全帽佩戴、运输设备异常等11类风险行为;推动金属矿山安装一氧化碳、位移、风速等传感器,尾矿库布设浸润线、位移监测设备,并接入省级预警平台,确保感知数据实时加密传输;严格执行设备安全认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24小时值班制及月度运维检测,建立“企业预验收—市县联合验收”双把关机制,确保系统长效运行。
通过信息化赋能,我市正加速构建“全域感知、实时预警、精准防控”的非煤矿山智能安全新格局。目前,一期工程45个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833万元,涉及非煤矿山36家,已基本完成建设。(陈登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