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硅产业聚链成群
8月29日,位于沙县区的三明阿福硅材料有限公司硅酸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现场,车间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忙着对生产线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
这个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2条10万吨水玻璃生产线和3条2.5万吨纳米级二氧化硅生产线,配套硅酸钠联合车间、LNG储配站、VSA制氧站等设施。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年产20万吨硅酸钠、7.5万吨白炭黑,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今年来,围绕全市硅产业发展壮大,我市委托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编制《三明市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同时积极补链扩量,依托纳新硅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以有机硅产业链为延伸发展重点,先后引进天翔硅油、纳福硅业、三浦硅胶等有机硅上中下游企业,补齐我市有机硅单体、硅橡胶、硅油等产业短板。
目前,全市已集聚46家硅产业生产型企业,主要产品为白炭黑、金属硅、有机硅、硅基新材料等,形成“石英矿——机制砂、石英石——白炭黑、硅微粉、结晶硅——有机硅、硅胶制品”的硅产业链。
特别是在白炭黑细分领域,2022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37.4亿元,增长26%,产能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品种质量、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金沙白炭黑、正元化工、巨丰化工等3家企业白炭黑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金沙白炭黑的“淘金山”、同晟化工的“浣溪”、正元化工的“正吉”、巨丰化工的“巨丰”4个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
推动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今年1至7月,全市硅产业增加值增速18.6%,实现了硅产业聚“链”成群。(朱丹宇 通讯员 张锦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