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 为残疾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日期:2023-08-16 09:24 来源:三明日报
| | | |

  打扫卫生、拌料、给猪喂食……天刚破晓,沙县区青州镇朱源村的茅必聪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

  茅必聪患有先天性言语残疾,是村里的低保户,妻子张水娣肢体重度残疾,家中还有尚在读书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困难。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夫妻俩向亲友借了六七万元,建起了猪舍开始养猪。资金不足,沙县区残联主动送去扶持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没有经验,夫妻俩就到其他养殖户那里学习请教养殖知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夫妻俩的肉猪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年生猪存栏达30多只。看着满栏膘肥体壮的生猪,茅必聪、张水娣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茅必聪夫妻俩的创业故事,是三明市残联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残联全面落实省、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送资金、送技术、送服务,持续为残疾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职业技能赋能,增强残疾人勤劳致富信心。今年以来,各县(市、区)残联依托职业教育院校、技工学校等平台,先后举办了烹饪技术、种植技术、实用技术等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班9期,288名残疾人报名参与。

  市残联在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同时,还积极拓宽残疾人求职就业渠道,将开拓增量岗位与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相结合,通过实际走访企业,提供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

  残联工作人员走进高校开展残疾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创业帮扶指导,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举办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收集发布残疾人就业岗位信息252个,28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帮助68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21人稳定就业。

  目前,全市已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全市持证残疾人就业年龄段就业比例达到60.05%。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近年来,市残联鼓励自主就业创业的残疾人主动参保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并按每年当地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额的50%,向参保残疾人发放社保补贴。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受理审核通过1061名残疾人的社保补贴申请。

  每年,市残联都会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自主就业创业残疾人开展调查摸底及材料审核,采用“先缴纳、后补贴、次年兑补”的办法,向申请人足额及时发放社保补贴。随着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的增大,残疾人社保参保率持续增长,年社保补贴申请人数已由最初的百余人增至近2000人。市残联已累计为1万余名自主就业创业残疾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4226.13万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简化优化补贴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让更多就业创业残疾人享受到社保补贴的政策红利。”市残联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俊峰说。(陈 睿 通讯员 韩修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