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育行动工作
今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按照省第十一次、市第十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建设“一区六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助力三明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现“远”和“深”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用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一是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我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2期,通过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等平台,组织完成培训农民13.8万人次。二是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全市投入资金745万元,采取分层分类方式,对农民开展各类实操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截止12月底,全市完成培训12186余人次,占省下达全年计划培训任务数146%。
二、强化培育学历提升,突出“质”和“效”
一是做好高素质农民专科学历教育生源组织工作。采取“四免一补”的补助政策,选送226名村主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福建农林大学等涉农院校参加专科学历教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完成省下达三明任务数的113.0%。二是做好高素质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全年组织220名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村青壮年报名参加涉农院校中专学历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占省下达三明任务数的137.5%。
三、强化培育规范管理,突出“紧”和“严”
一是对照中央农广校制定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培育环节的规范管理和育后实践转化的效果评价,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训评价率和总体满意度均达99%以上;二是突出现场教学功能,培育建立了47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农民培育现场教学点,强化实践教学;三是带动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学员对接高素质农民云上智农平台与信贷直通平台信息的双向共享进行无抵押贷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