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做实“绿色+”文章,促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高效

日期:2021-07-20 09:05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 | | |

  现代种业方面,一是加快顶层设计,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二是推进试点扩面,全市建立水稻、鲜食玉米、特色蔬菜核心展示示范片157个,展示示范面积2.46万亩,展示品种549个次。落实国家、省级水稻、玉米、大豆等区域试验23点次、280个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点2点次。沙县挂牌“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市落实制种面积27.6万亩,比去年增加3.1万亩,已有27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福建省审定。三是加强政策争取,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将支持三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把三明放在重要位置;省政府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年2000万元(共计1亿元)支持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并将其列入省“十四五”规划和省委1号文件。建宁县获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5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连续5年)。

  生态茶产业方面,一是精心谋划茶事活动,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2021年三明“林深水美茶香”茶事活动方案》,已组织和举办生态好茶品鉴、十佳茶香小院评选、春季茶王赛、生态茶品牌推介会、中国美人茶大赛及产业发展研讨会、第二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茶艺大赛、茶文化知识网络普及挑战赛等茶事活动。二是加快引智聚才,聘请省农业农村厅、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5位知名茶叶专家为三明市生态茶产业发展顾问。发动市、县茶叶技术干部深入茶企,一对一指导符合条件的茶人申报制茶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已新增中级制茶工程师21人、初级3人。三是筑牢产业发展基石,今年茶叶种植面积33万亩,比增0.6万亩,已采毛茶0.8万吨,开展茶园生态化改造4.5万亩。组织召开三明茶企代表与中粮厦茶公司产销对接会,厦茶公司采购清流苏福茶业公司的绿茶55吨、采购建宁红茶2.5吨。设立三明生态茶上海展示展销窗口,扩大三明生态茶在上海及到长三角销售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对接国际贸易平台。

  生态渔业方面,一是着力稳面增量,制定印发了《三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划定养殖红线,上半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6.8万亩,其中池塘5.4万亩、山塘水库21.4万亩;水产品产量5.84万吨,比增4.05%。二是发展设施渔业,以鳗鱼产业为重点,实施一批渔业结构调整(设施渔业)项目,新增普通工厂化基地8个、面积7.87万平方米。三是持续推进网箱整治和养殖尾水治理,尤溪下游库区(西滨、尤溪口、雍口)共清理拆除网箱1551个,面积153357平方米,已全部完成网箱清理整治任务。四是开展放流增殖,全市下达增殖放流资金220万元,已组织开展放流活动4场,放流增殖花鲢等9个品种、190万余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