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通讯员 黄慧玲 文/图
血透服务下沉至乡镇卫生院,患者从“奔波一天”到实现“家门口就医”;心电图检查覆盖乡村卫生室,群众从“花钱治”到“免费防”,织密健康防线;共享中药房,让患者省钱更省心……这些都是大田县总医院创新医疗服务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大田县总医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从便民医疗“小切口”突破,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破解群众“看病难”,让“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健康获得感。
诊疗资源下沉
解除民忧筑防线
“以前去县总医院做透析,来回奔波太折腾,现在家门口的太华分院有了血液净化室,5分钟就能到,真方便!”8月27日,正在大田县总医院太华分院血液净化室治疗的连先生,对血透服务下沉连连称赞。
34岁的连先生家住太华镇万湖村,过去16年,他每周需3次乘坐班车或私家车往返县城透析,偶尔因透析误车误点还得借宿亲友家。如今太华分院血液净化室启用,他不仅不用来回奔波,每次费用297元,比县医院便宜了33元,且医保全额报销,大幅减轻家庭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多,大田县总医院每日接诊血透患者约110人次,每次透析需4小时,医疗资源供需紧张,乡镇患者往返就医更是不便。为破解这一难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去年,太华镇政府、县总医院和太华分院共同出资171万元,建设县域首家可开展血透服务的乡镇卫生院血液净化室,今年2月28日投入使用。
“我们医护人员都到三明市第一医院进修学习,还引进先进设备,能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太华分院血液净化室主治医师张祝锭介绍,目前,血透室满载时可承载60人次。
张祝锭还介绍,当地的血透服务范围辐射至建设、上京、桃源及永安槐南等周边乡镇,有效分流县医院患者,缓解资源压力,还让基层患者就近享受县级医院同等水平的治疗。
血透服务下沉解了患者燃眉之急,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则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此前在乡镇,村民做心电图需奔波数十公里到县城,不少老人因怕麻烦、嫌花钱,任由心脏不适拖成大病。如今,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服务辐射至村卫生所(室),且全程免费。
这项服务采用“基层检查、云端传输、专家诊断”模式,村医用便携式设备采集心电数据,实时传至县总医院,心血管专家最快十几分钟反馈结果。这不仅补齐基层“缺设备、缺专家”短板,更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县级的诊疗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
如今,村医会定期为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免费筛查心电图,主动排查风险。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通过“早发现、早干预”,让许多心血管疾病在轻症阶段被检出,避免发展成重症后的高额治疗费用。
便民服务升级
免费配送暖民心
“中医治腰痛效果好,中药还能免费送上门,太方便了!”华兴镇村民卢先生两年间受反复腰痛困扰,前阵子因疼痛加剧确诊腰椎间盘突出。他到大田县总医院华兴分院就诊时,医生建议他采用中药调理配合针灸治疗,并告知,虽然分院无中药房,但依托共享中药房,分院开具的中药可由县中医院(总医院南院区)代煎,次日通过邮政快递免费送上门。接受这项服务,经过3个月治疗,卢先生腰痛明显好转。
这份便利,源于大田县总医院延伸中医药服务的创新实践。为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大田县总医院不仅在各乡镇打造中医馆,还在南院区设立县乡两级共享中药房。自去年4月1日起,医院联合县慈善总会、大田邮政分公司,推出中药代煎免费配送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就诊—调剂—代煎—邮寄”一站式链条,保障中医药服务的有效供给与公平可及。
广平镇58岁的郭大叔是中药免费配送的又一位受益者。他曾因长期睡眠不佳前往三明医院开中药调理,但因往返市区奔波、在家煎药烦琐,仅服用一个疗程便暂停复诊,导致睡眠障碍复发。今年初,他路过广平分院时看到共享中药房宣传海报,咨询后得知在此开药可享受代煎和免费配送服务,便重新开启中药治疗。经过两个月调理,他的睡眠障碍大幅改善,目前仍在持续治疗中。
延伸服务还辐射至周边地区。永安市槐南镇西华片区83岁的罗大爷,去年确诊直肠恶性肿瘤,因不愿接受放化疗,选择中药调理,此前需往返市里复诊,身体负担重。去年7月,他在建设镇一家中药店买药时,因其病情属特殊病种范畴,在卫生院开中药可报销60%,店员建议他先前往大田县总医院建设分院咨询。
建设分院医生朱秀榕向罗大爷介绍了共享中药房免费配送服务。此后,罗大爷便在建设分院接受中药调理,既方便又减轻经济负担。目前,罗大爷身体状态良好。
截至今年8月底,共享中药房免费配送服务已服务3518人次患者,配送中药21005剂,切实解决基层患者“等药之苦”。大田县总医院副院长潘志成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优质的中医药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