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三明医改(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许多
我看三明医改(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许多
敢于担当、把握大势
有幸聆听詹积富主任的讲座,跟随三明医改的操盘手回看三明这些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并展望未来更光辉壮丽的前程,令人心潮澎湃。詹主任和三明市其它领导干部心怀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医药、医保、医疗 “三医联动”,实现患者、医生、医院和政府的多赢格局。三明医改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地方经验和可行路径,也为世界各国探索推进医改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
医改本是世界性难题,其难点不仅在于医疗领域存在更为复杂的市场规律,更在于原有格局下自然形成既得利益群体。“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从三明医改酝酿推行,到上升为三明模式,打破了既有利益格局,触动了政府部门内部利益、医疗机构利益、医药公司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改革者的政治站位和人民立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明领导干部顶着利益受损的机构、公司和个人所制造的舆论压力进行改革,而将个人安全和前途置之度外,体现出了改革者政治担当。毛主席诗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这些心怀人民、无畏担当的改革者,牺牲个人幸福、为人民带来了实惠!
三明医改的成功,不仅在于改革者的担当,也在于把握住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三明医改在政府层面和医疗机构层面进行协同改革,以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实现改革方案、改革落实、改革效果的整体协同。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而言,三明医改在政府内部将医生、医药、医保的主管单位整合起来,为公立医院设定了明确统一的目标,建立起对医院进行系统考核的组织基础;通过改革公立医院内部决策权分配、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让三个关键因素协调配合,从而优化了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让掌握信息优势的医院、医生与政府具有相容的激励,让医院行为和产出与政府监管机构的目标相一致。
因为改革者勇于担当,也因为符合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三明医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医院收入稳定合理增长、医保基金扭亏为盈、医务人员阳光工资大幅提高、积极性大大提高;扭转不合理的激励、挤出不合理的开支,实现了多方共赢。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在学习三明医改的历程之后,最大的感触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像詹主任一样,从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调查研究积累理论规律,又要把研究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来指导前进的方向。詹主任所代表的有担当的改革者也为年轻学生选择职业、选择工作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人不禁想起马克思所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卡尔·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