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干群合力 捐资修路

日期:2021-06-03 09:44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 | | |

  走进三明建宁县客坊乡,进乡入口处那一面长长的善行功德榜景观墙尤为引人注目,上面记录着2017年以来全乡干群不等不靠、踊跃捐款的修路故事。 

  客坊乡地处建宁县西北部,距离县城50公里。说起客坊乡原有的那条仅3.5米宽的公路,群众都会皱起眉头。路面坑洼泥泞,车辆交汇困难,高品质的水稻、莲子、槟榔芋等农作物运输出去,却常因品相受损而难以卖出好价格,那些藏在乡里的钾长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以及红色旅游资源也无法得到的真正开发和利用。

  2017年,客坊乡抓住了全县开展的“农村公路交通大会战”的机遇,将客中线、清石线、客水线、黄尖线4条农村公路列入大会战项目内,这也是近年来全县最大规模的道路集中升级改造。

  建设初期,经过核算勘查设计,除去上级资金补助外,乡本级仍然存在着较大资金缺口。为了早日修好公路,乡领导干部带头捐款,多的3000元、少的500元。全乡8个行政村的村干部也纷纷慷慨解囊,并向村民发出捐款倡议。

  听说家乡要修路,在外打拼的客坊乡贤坐不住了。湾坊村的徐先权说,逢年过节回家看到田间地头欣欣向荣的农作物、漫山遍野茁壮成长的笋竹,守着“金山银山”的乡亲们却因交通制约还过着苦日子,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路修好,家乡发展就有希望了!”这次道路集中升级改造,他第一时间便捐出了十万元。里源村的洪海南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深的感情,回忆起儿时因路况不好而出行不便的场景,他也毫不犹豫拿出3万元。在乡贤的带头捐助下,全乡各村踊跃捐款修路,合计筹集资金100多万元,解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除了捐款修路,沿线村民也纷纷投工投劳支持公路建设,有的村民甚至无条件让出路线经过的农田和山地。

  去年5月,集中改造的最后一条公路——黄尖线建成通车。6.5甚至7米的宽阔路面让会车不再困难,进一步拉近了沿线村庄与外界的距离,村民外出、儿女上学、生病就医、产品运输、资源开发等都更加方便。

  今年乡党委政府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着手对客坊至水尾总长约19公里的道路进行绿化升级,进一步开发畲村五龙山、半年节等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能人志士回乡创业,带动乡村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