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强市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明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内涵和成效,做实做足“工业+绿色”文章,以生态产业化创新发展作为突破口和具体抓手,加快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促进工业转型与绿色发展融合并进,走出一条“产业优、生态美”的三明路径,打造全省绿色经济重要增长极。2020年三明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8%、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92%,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2位。“十三五”期间,超额完成省上下达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目标。
传统产业向沿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推进
2020年,三钢实现钢产量1143万吨,是20年前的11倍多,钢产量虽然呈现几何级的增长,但三钢通过提升装备工艺技术、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等有效方式,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绿色钢铁”目标。同时,三钢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超低排放行动计划,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三明市以产业链为纽带,持续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重点针对钢铁、水泥、造纸等高耗能产业,先后实施三轮技术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用好工业投资技改奖补等优惠政策,投放技改基金24.87亿元,“十三五”期间共有50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累计完成投资311.12亿元,带动全市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7.5%。在抓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全力淘汰低效产能,推进地方低能煤矿有序关闭退出,“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企业参与市场化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帮助23处已关停煤矿筹措资金约11340万元。
目前,三明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朝绿色发展不断延伸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黄金”,然而其提取物紫杉醇是一种珍贵的天然抗癌植物。三明市明溪县生产的紫杉烷类产品如今占国内市场60%、国际市场20%,如今该地拥有国内最大的6.24万亩南方红豆杉药用林、用材林等种植基地。
近年来,三明市立足现有药材资源优势,按照“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模式,深化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合作,推动企业开发终端制剂、创新药,加大特色医药产品二次开发,延伸大健康产业,做精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三明拥有药号223个,初步形成以抗肿瘤原料药、吸入式麻醉剂、中成药等为主的特色医药产业类群。同时,聚焦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稀土等新兴产业,培育14个产品获得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020年三明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7.3%,超过全市平均增速14.6个百分点,全市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升,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工业园区带动企业整体迈向绿色发展
三明市通过循环关键补链、绿色化改造等系列举措,指导推动全市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绿色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初步构建了“多园多链、多业共生”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其中,稀土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入工信部支持范围,梅列经济开发区列入全国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金沙园被列入省级循环化绿色改造支持园区,三明黄砂工业园顺利通过福建省首批化工园区认定。
三明市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园区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基础配套能力,金沙园列入全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大垅片区开发建设等2个项目获得国家工业园区专项债券支持6亿元,工业园区向集约化、高效化、整体化加快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