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吉山:美颜美景织锦绣 吉山吉水忆乡愁
永安吉山是全国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和东南抗战文化中心。1938年至1945年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当时就有40多个省直机关驻扎在吉山。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有萃园、材排厝、上新厝、刘氏宗祠、渡头宅等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吉山、上吉山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2个行政村被纳入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是2022年永安市重点打造的“桃源古韵 文旅休闲”乡村振兴示范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理念,以唤醒乡村记忆、传承抗战文化、打造A级景区为出发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将上吉山国立福建音专、沿河栈道、土堡和吉山村东方月、团和厝、渡头宅、萃园等重要节点进行“串点连线成片”改造提升,以此带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带动特色产业增长。以养生为主题,结合山形,整理现状小面积平地,打造上吉山村生态田园体验区;依托永安市毛氏食品有限公司、永安市吉福酒业有限公司、福建匠欣竹业有限公司等附近企业,以竹木加工业、酱腌菜加工、石材加工,食品加工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带动农民科学致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同时有利于推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为上吉山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创立文化旅游品牌。注重“一村一韵”,深入挖掘抗战文化、佛教文化、老酒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把民俗民间文化融入乡村建设,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依托上吉山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现有的吉山国立音专旧址及抗战遗址,打造永安抗战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抗战纪念馆、抗战文化研究中心、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推动音乐文化、抗战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吉山打造成休闲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立足特有生态资源,引领绿色文旅康养。围绕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吉山、上吉山村丰富的生态资源,以“旅游+康养”为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位于吉山口的生态农庄扩大果园及樱花种植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景观建设,开设农家乐、烧烤、垂钓、瓜果采摘、爬山观景等项目,为游客提供旅游、康养、游憩、休闲的好去处。在吉山可以看到很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例子,他们以村级合作社为主导,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个个小产业成了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永安市委乡村振兴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