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泰宁崇际村:“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1997年4月1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留下了“一条鲤鱼:好生态带来好日子”的故事。20多年来,泰宁县努力践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崇际村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特色村。先后荣获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及福建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四星级乡村旅游村和金牌旅游村等荣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注重规划,精准定位发展方向
崇际村立足于本村自然景观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兴村、产业富村”的战略目标,打造“鲤鱼文化旅游专业村”。注重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再让绿水青山变为致富的金山银山的同时,也留住了浓浓乡愁。融入“鲤鱼、桥灯、古乐、豆腐”本地元素,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了景观长廊、豆腐文化体验馆、民俗馆、龙鳞坝、写生服务综合体等景观节点,完善旅游公厕、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通过引入“全域化”写生、休闲观光农业、研学等业态,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把乡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产品,带动农民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量体裁衣,合理采用开发模式
崇际村的几个景区采用不同的经营开发模式,上清溪和九龙潭景区采用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这种由政府主导的项目模式在景区开发初期起到了集中聚力、快速有效推进的作用;际下景区采用的不完全经营权出让模式,由上青乡人民政府负责招商引资,由泰宁县上青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际下景区部分项目统一管理,各企业负责运营维护。这种模式,在乡村两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经营权出让,能够有效的引进有实力的社会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同时又能够广泛发动本地群众力量投入到建设当中,增强旅游发展内生动力。
打响品牌,汇聚乡村旅游人气
崇际村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大力发展写生、研学,汇聚乡村旅游人气。以建设高校写生基地为突破口,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乡镇主官亲自到各大高校开展推介活动,同时,深化与重庆花儿旅行社、大美古韵文化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引进共建写生基地高校,目前已对接北京大学、中国美院、福州大学等100余所高校,并挂牌高校写生基地,每年接待写生和研学团队近3万人次。为满足群众文化的各类需求也为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需要,崇际村每年举办“小城过大年”“淘气节”“上青夕阳红 重阳儿时乐”等精品民俗活动。在灵活串联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领略上青古乐之美、当地农耕文化,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和独具特色的豆腐宴。每一年的活动都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宣传报道,带动了崇际旅游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扩大了崇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辟蹊径,活用村内闲置资源
崇际村目前拥有雨雾半山、龙跃部落民宿等18家主题特色民宿,为游客在崇际村体验自然、文化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提供温馨的小型住宿设施和特色餐饮。围绕全域化写生基地,县政府积极引导发展民宿,2019年起本地乡贤牵头成立福建龙跃部落民宿有限公司,民宿来源多以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房屋为主,由政府牵头、公司出面,引导村民以出租房屋的方式入股,从事住宿、餐饮、旅游写生接待、夏令营、团建等,现有民宿14栋近200个床位。2020年5月完成写生服务综合体建设,可容纳50桌500人同时就餐。其中,雨雾半山是崇际村乡村民宿建设的代表成果之一,山庄共有24间客房,可同时容纳20人用餐,山庄还配备了酒吧、手工作坊、书画室等休闲娱乐设施。同时拥有有机水果的采摘服务。在保障有序运营的基础上,民宿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有情感、有温度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