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5-00025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5〕11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5-12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251016号提案的答复
明林函〔2025〕11号
来源:市林业局 时间:2025-05-16 08:17

杨桂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以竹代塑”机遇推动三明市笋竹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会同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文旅局、银保监分局等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结合三明市竹产业发展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基地、育好竹,打造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的建议

  您提出的加强竹林培育、创新碳汇开发、推动竹文旅融合等建议,对我市竹产业基础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

  (一)加强竹林经营管理。2024年,全市新增丰产竹林培育10.3万亩,完成低产竹林改造10万亩,新建或维修竹山机耕道442.91公里,新建蓄水池97个,全市依托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竹林FSC认证,获取国际贸易准入资格,累计完成认证面积80万亩(其中尤溪县2024年完成竹林FSC认证28万亩),占全市竹林面积的17%。下一步将加快低效竹林改造,计划2025年培育丰产竹林5万亩,改造低效竹林6万亩;推动尤溪、永安等地开展竹林碳汇项目试点,探索“竹林+碳汇”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二)加快竹文旅融合发展。明溪县发挥竹林鸟类资源丰富优势,发展13家竹林观鸟主题民宿、5家观鸟专业合作社,每年吸引全球众多观鸟爱好者来明观鸟。永安依托天斗山、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成功打造天斗山居星空露营地、“归园田居”竹海小筑等网红打卡点。泰宁县利用峨嵋峰自然保护区、耕读李家景区、寨下大峡谷景区等交通便利、风景独特的竹林,发展文旅康养、研学实践、特色民宿、科普教育、影视文化等业态,建宁县推进“全笋宴”非遗文化体验。下一步将整合竹林资源,结合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大开发,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等旅游产品,并推广竹制文旅伴手礼。

  二、关于“筑链条、促转型,打造提档升级新动能”的建议

  您提出的健全加工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等建议,已纳入我市竹产业链升级重点任务。

  (一)构建三级加工体系。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竹山物理分解点28个,在永安、将乐等地布局了一批小微加工园区,全市已建成竹产业专业园区面积2500多亩,入驻企业74家,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沙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泰宁龙湖竹精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初具规模,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下一步将推进在将乐、建宁、宁化等地新设立一批竹木专业园区,2025年拟计划在泰宁、将乐、尤溪等县新建7个竹山物理分解点, 目前6个已竣工、1个已开工。

  (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全市现有笋竹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青山纸业约25亿,八一永庆约23亿)、年产值10—20亿元的企业1家(和其昌竹业约16亿)。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下一步将继续扶持青山纸业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永安竹里家居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三)强化科技智力支撑。培育“福建省竹人造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重组材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制集装箱底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以竹代塑”新产品研发、竹工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先后有20个项目获省、市科技计划立项,累计获得774万元经费支持。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校企合作研发智能化采伐设备,力争突破“全竹利用”“废料处理”等核心技术,开发竹缠绕复合管道、竹纤维汽车内饰、竹纤维纺织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三、关于“强保障、优服务,打造要素集聚新高地”的建议

  您提出的用地、融资、政策保障建议已得到多部门协同落实。

  (一)加强用地保障。2023年以来保障竹产业项目用林2.4公顷、建设用地387亩,有力地保障了笋竹项目建设用地和专业园区的建设。下一步将推动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二期、沙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等产业园区用地尽快获批。

  (二)加强金融支持。创新推出“福笋贷”、“福竹贷”、“竹木惠贷”、“竹享贷”、“竹益贷”、“竹链贷”等一系列专项特色信贷产品,精准对接竹农、加工企业等资金需求,争取专项债1.6亿元支持尤溪竹木园区建设。截至2024年末,辖区银行业机构投向笋竹企业相关贷款余额超7亿元。下一步将扩大笋竹产品贷款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竹林碳汇交易。

  (三)加强政策支持。整合林业、农业等资金,完善财政支持政策,2015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竹产业专项资金2.4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30亿元以上,获得省级贷款贴息1357万元扶持竹木企业发展,并争取9000万元中央资金用于竹专业园区建设,极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将破竹机、割灌机、电动伐竹机、轨道运输机等适用于竹产业生产、加工、运输的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21年以来,全市共受理相关补贴申请10845台(套),使用补贴资金6889.82万元,惠及农户8967户。出台扶持奖励举措,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分别给奖补。下一步将继续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三明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抓机遇、造氛围,打造引领绿色消费新时尚”的建议

  您提出的绿色消费推广建议已融入政府行动。

  (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纲领性文件,编制了《三明市竹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35)》,从顶层设计上对“以竹代塑”行动进行谋篇布局。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规划内容,继续推进“以竹代塑”各项工作。

  (二)加强示范引领。全市机关单位带头使用竹制办公用品,建宁县将竹制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指导永安红太阳大酒店、永安潮远大酒店等,以竹建筑、竹文化为主体,以竹为中心进行装修。下一步要加强公共场所、酒店、商超等重点场景替代行动,推动日用、文旅、制造、建材等领域的竹制品使用量。

  (三)加强宣传推广。连续举办19届林博会、23届竹博会,签约订单超150亿元;2025年计划在林博会主会场集中展示“以竹代塑”产品。下一步将深化沪明合作,推动竹产品入驻上海文旅场馆,开发“竹文化+”伴手礼。

  衷心感谢您对三明竹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深化“以竹代塑”行动,推动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期待您继续建言献策,共同打造三明“中国竹都”新名片。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陈水木

  联系电话:152****0696

  三明市林业局

  2024年5月12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