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4-00045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4〕35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22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郑季武代表:
《关于扶持专业合作社推动我市成为地道中药种植新力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三明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探索“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新路,全市目前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6.8万亩,重点推广林药、林菌及沙县小吃配料等林下种植模式,从事林下中草药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达67家,推动了林下中草药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近年来,我市获评9个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其中林下种植三叶青、岗梅、铁皮石斛分别入选为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加以推广,清流县于2023年荣获“中国岗梅之乡”。
一、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积极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专班,出台《三明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在三明市域内建设道地药材50亩以上规范化全过程可追溯种植基地,产品符合国家或省级标准的,经评审合格给予每个种植基地25万元奖励,每个单位每年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共争取省级财政林下经济专项资金3904万元用于加强林下经济重点县建设,扶持林农以及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公司+基地+农户”等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二、强化品牌建设。我市注重提升特色道地药材知名度,打造铁皮石斛、草珊瑚、多花黄精、华重楼、茯苓、金线莲等三明道地药材“明八味”品牌。制定发布多花黄精、雷公藤、金线莲、细叶青蒌藤、三叶青等14项林下作物栽培相关的福建省地方标准,三元草珊瑚、永安金线莲、泰宁铁皮石斛等6个品种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全市11个县(市、区)初步形成“一县一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三、强化人才支撑。以林农需求为导向,结合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技术培训等活动,宣传点单服务机制。我市从2018年开始探索开展“林农点单,专家送餐”活动,提高林业科技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2023年开展“林农点单,专家送餐”112次。如,国家级林业乡土专家杨金德组建三明市沙县区富强家庭农场,育牛奶根30万株,并申请2项专利,指导及培训周边村民1180余人,提高村民的“造血”功能,为农户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服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务实发展举措,扶持专业合作社推动我市成为地道中药种植新力量。一是加强合理布局。坚持“一县一品一特色”,围绕三元草珊瑚、永安金线莲、明溪红豆杉、清流岗梅、宁化七叶一枝花、建宁多花黄精、泰宁铁皮石斛、将乐多花黄精、沙县牛奶根、尤溪茯苓、大田红菇等特色产品,每个县重点发展壮大1~2个特色产业,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二是拓宽金融支持。继续用好省对市县林下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林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省级、市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林下经济产业特点开发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积极开展“林下空间经营权证”登记,满足林下空间经营主体的不动产登记、抵押融资需求。三是提升技术支撑。引导和支持林下经济企业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林科院、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推动先进成熟适用的林下经济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继续精准选认一批林下经济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并鼓励支持组建团队科技特派员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助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林下经济培训班,通过“理论培训+实地操作”的方式,为种植户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种植技能。四是打造区域品牌。坚持质量优先、品牌发展,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创新开发林下经济名特优产品,积极创建特色品牌,做好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符合条件的产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依托打造“绿都明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加大对“明八味”“永安金线莲”“泰宁铁皮石斛”“尤溪沈郎乡”等林下经济品牌宣传,形成特色品牌体系。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吴 莉
联系电话:0598—8863272
三明市林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