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4-00043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4〕30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17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1048号提案的答复
明林函〔2024〕30号
来源:三明市林业局 时间:2024-05-20 14:32

安传勇委员:

  《关于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1048号)由我单位会同三明市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及农科院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构建“三核一带多极”的产业布局,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路径,全市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实现竹产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4.8%。

  一、竹山资源经营方面。一是培育丰产优质竹林。我市现有竹林面积466万亩,近年来我市加强竹林资源培育,推动建设一批优质丰产竹林,2023年全市新建丰产竹林面积5.4万亩,累计建设丰产竹林基地210万亩。2023年新增竹林FSC认证42万亩、累计认证71.68万亩。二是加快竹山流转提升经营水平。引入青山纸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规模经营,提升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经营,2023年新增或完善新型主体10个。三是持续推进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竹产区就近建设笋竹物理分解场地,2023年全市新建和维护竹山机耕路330公里,统筹竹资源开发利用,率先在泰宁、永安、将乐等县重点竹产区布局7个竹山物理分解点,提升笋竹采运效率。

  二、竹工机械研发方面。一是支持竹产业机械研发创新。通过策划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开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竹加工设备开发等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究,加快竹产业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促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围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新产品开发、竹加工新技术及设备开发等,我市先后有20个项目获省、市科技计划立项,累计获774万元经费支持。引导重点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组建竹产业创新联盟,我市在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公司、沙县时益木竹有限公司、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竹产业设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支持竹工机械推广应用。破竹机、电动伐竹机、轨道运输机等竹工机械已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23年以来,我市共受理相关补贴申请2771台/套,使用补贴资金3364.23万元,受益户数2279户。其中:果蔬烘干机1411台、轨道运输机292台、山地田园作业(管理)机511台、喷雾机238台、修剪机318台、枝条切碎机1台;尤溪帝视科技竹条分选机器人列入省级首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三、企业培育发展方面。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组建等方式抱团发展,建立龙头企业资源培育库,扶持永安和其昌竹业、永安八一永庆、尤溪永丰茂、三元吉兴竹业、将乐缘福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共培育3家国家级、12家省级竹业类龙头企业;推动2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产业良性发展。二是实施成长培育计划。支持青山纸业、和其昌等龙头企业担当产业细分领域“链主”,围绕主导产业链引导上下游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沙县依托青山纸业龙头优势,建设绿色经济循环产业园,引进振兴纸业、福瑞斯木质素、三仙特种纸3家企业作为青山纸业配套,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10亿、税收5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100多人。三是加强服务帮扶力度。鼓励企业技改提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023年青山纸业、福瑞思等11个项目获得省级技改和节能专项资金扶持共478.79万元;推动我市和其昌、吉兴竹业、帝视机器人等8家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推动三洋造纸机械五滚洗浆机获评2023省内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同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进供销对接,2023年以来开展竹产业“手拉手”对接活动3场,参会企业210余家,达成采购意向3.38亿元。

  四、创新科技研发方面。开辟“以竹代塑”“以竹代钢”新赛道,围绕竹材、笋制品精深加工,在竹纤维利用、竹生化利用、竹新材料开发等创新领域不断发力,拓展竹产业发展链条。比如,竹生化利用方面,新建设将乐水木海清竹焦油高值化加工利用项目,开发天然愈创木酚、天然甲基麦芽酚等产品,应用于食品添加、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领域。比如,竹纤维利用方面,将乐缘福生物利用竹木质素提取的剩余物竹纤维素开发竹浆模塑产品,应用于快餐包装等领域,推动“以竹代塑”。比如,竹新材料方面,沙县健宝木竹利用竹下脚料打造三维原木力学板生产线,生产应用于桥梁 建设等领域的桥洞力学板。

  五、材料标准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与 GB/T 32444-2015《竹制家具通用技术条件》、LY/T 2396-2014《竹木复合板生产综合能耗》、DB35/T 1269-2012《竹原纤维》、DB35/T 1422-2014《毛竹林中产培育技术规程》、T/CSF 009-2019《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等 20余项竹产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同时鼓励企业总结生产技术创新经验,与先进的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比对,制定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上网自我声明公开,以高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服务平台建设方面。2013年,设立永安竹产业研究院,主要为各级政府及竹企业提供产业规划、项目对接、质量检验、技术转化、科学研究、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业推广等公共服务,特别是结合产业需求开展包括竹制品、竹质工程材、竹日用品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集竹产业创新设计、产品检测、成果转化、活动承办、智库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竹产业公共技术综合服务基地。2022年11月,由永安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质竹产业云计算服务平台——“竹师傅”竹产业共享用工平台正式上线,通过竹农下单,平台派单,由专业团队提供竹林经营、采伐、运输等服务,帮助竹农解决劳动力紧缺、无人管理或经营粗放等问题,提高了竹林经营效益,助推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提案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用好省级财政竹产业发展专项及其他各类补助资金,同时推动永安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二是加强龙头培育。鼓励青山纸业、和其昌、八一永庆等6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实现龙头引领作用;加强梯度培育,将竹产业列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化指标评分支持范围,推动更多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竹产业企业与中国林科院、省林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竹精深加工、竹工机械装备等技术攻关,助力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为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加大招商力度。紧扣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对接国内下游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我市,助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探索标准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福建省竹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沟通,鼓励探索制定细分行业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人才的培育,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竹原材料及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陈丹丹

  联系电话:187****6201

  三明市林业局

  2024年5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