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4-00036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4〕29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14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明林函〔2024〕29号
来源:三明市林业局 时间:2024-05-15 16:44

施卫勇代表:

  《关于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第0013号)由我单位会同三明市商务局、人社局、教育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优化服务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路径。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业效益

  (一)构建现代林业体系。一是统筹推动,优化布局。注重林业产业区域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培育良性竞争的健康产业环境。市级层面谋篇布局“大产业链”,把各地林业产业资源特点与产业定位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以来,我市将竹木产业链列入11条特色产业链重点培育,制定实施竹木产业链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扶持措施,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次谋划竹木产业重点突破方向、重点突破项目,推动竹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建设专业园区,集群发展。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新建、扩建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沙县区绿色纤维产业园、泰宁竹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沙县后底竹木加工集中区、宁化石壁家具产业园等6家林业专业园区,提升产业聚集度。近3年,共争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补助资金近1亿元,用于扶持林竹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2年共引进尤溪百棱竹木等13家竹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于202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全链发展。实施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加强成长型、创新型中小林业企业培育力度,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永林集团、青山纸业、和其昌等龙头企业担当产业细分领域“链主”,围绕主导产业链引导上下游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建立“公司+工厂+基地+农户”的产业联结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渠道,提高整体竞争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企业454家,有永安林业、福建金森、青山纸业等3家林业上市公司,居全省各设区市、全市各行业前列;共培育林业类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林业加工企业2家(沙县青山纸业、永安八一永庆),占全省的2/5。

  (二)聚焦林业科技创新。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技改升级,推动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开辟“以竹代塑”“以竹代钢”新赛道,并向生化利用、新材料生产等领域拓展,实现“全竹皆可用、所见皆可卖”。目前,竹香芯产量居全省前列,炭烤笋、糯米笋等笋制品产量占全国50%以上。竹生化利用方面,将乐水木海清竹焦油高值化加工利用项目,开发天然愈创木酚、天然甲基麦芽酚等产品,应用于食品添加、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领域。竹纤维利用方面,将乐缘福生物利用竹木质素提取的剩余物——竹纤维素开发竹浆模塑产品,应用于快餐包装等领域,推动“以竹代塑”。竹新材料方面,沙县健宝木竹利用竹下脚料打造三维原木力学板生产线,生产应用于桥梁建设等领域的桥洞力学板。

  (三)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成立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培育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公共服务平台,共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0多项。推动职业院校与永安和其昌深化校企合作,挂牌建设竹产业学院,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尤溪竹木加工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竹木加工方向)订单班”,采取“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

  二、创新营销渠道,加强品牌推广

  (一)政策保障助力跨境出海。对在跨境电商平台(包括自建跨境电商网站及第三方平台) 交易出口,且纳入限额以上商贸业统计或以跨境电商通关模式出口并纳入海关统计的竹木制品企业,凡年交易额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将按照每美元交易额0.03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国际物流费用补助,单家企业补助上限为50万元人民币。

  (二)积极参展扩大市场份额。组织永安市26家笋竹制品企业携150余款特色产品赴上海参加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展示和推广三明地区的名特优产品和地方文化;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2023年国际(永安)竹博会,在竹制品、笋制品、林下经济、竹文化等领域全面展示永安特色笋竹产品及文化,深化沪明两地交流合作;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际性展会,对参与公共展示的企业给予50%的展位费用补贴,助力企业借力国际展会平台争取海外订单。尤溪县的竹木企业在跨境电商助力下,成功从单纯的代工生 产转型为涵盖品牌建设、设计创新、网络营销和新型商业模 式的全产业链运作,实现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并在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上占据竹木家居类目较大市场份额。

  (三)专题培训提升电商技巧。举办了“三明市电商赋能竹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邀请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电商从业者为学员解读竹木产业的出海机遇与策略,并结合最新的理论与实践,分享成功案例,提升学员在电商赋能竹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培育线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竹木企业快速转型升级,特色产品提质增效,并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捕捉商机、拓展市场。

  三、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智力支撑

  (一)强化政策引领体系。2023年11月,我市制定印发《三明市2024年人才引进和招聘紧缺急需专业目录》,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对包含竹木产品加工、现代种业在内的我市11条特色产业链紧缺急需专业进行单列表述,支持相关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人才经认定后可享受我市相关人才待遇。对符合目录条件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且年龄不超过30周岁的应往届毕业生,可简化招聘程序,采取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聘,部分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和人才需求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为我市企事业单位精准引进林业人才和享受有关人才待遇提供政策支持。

  (二)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一是办好大中专院校现有相关专业。支持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办好“林业生产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支持三明市农业学校“园林绿化”、建宁职业中学“园林技术”等专业开办,这些专业2023年面向三明招生310人。支持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经济学校联办“三二学制”大专“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这些专业2023年面向三明招生40人,合力培养投身林业事业的专业人才。二是面向社会和重点群体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三明市农业学校、建宁职业中学及其他有关职业院校的师资、专业、设备、人才等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林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900多人,增强林业专业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三是探索人才引进新路径。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扩大“扬帆绿都·圆梦三明”人才招引品牌影响力,针对我市林业人才的需求,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的三明专场招聘会吸引了我市近40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福建农林大学对我市农业、林业等领域人才引进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校地共建农业人才引进、培养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品牌创建。深入挖掘林业产品的独特性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小而美”林业特色品牌,助力更多企业申报“绿都明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我市林业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强市场营销。办好林博会、竹博会,同时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国内国际展销活动,引入线上交易直播带货模式,实现与各大电商平台的无缝对接,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增加交易规模、强化产业链条,使供需双方对接更为顺畅、产销合作更为高效。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主动抓住“以竹代塑”发展机遇,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技改升级,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并向生化利用、新材料生产等领域拓展。四是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人员互动、经验互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闽西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和营林机械应用等方面交流合作;推动与兄弟市(区)在物流配套设施建设、货源组织、物流企业引进等方面加强合作,发挥区域协作平台作用,促进三明特色林产品在协作区其他城市产品销售,扩大贸易往来。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陈丹丹  

  联系电话:187****6201

  三明市林业局

  2024年5月1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