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4-00034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4﹞27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13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1028号提案的答复
明林函﹝2024﹞27号
来源:三明市林业局 时间:2024-05-14 17:04

何韬委员:

  《关于破解竹产业发展瓶颈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1028号)由我单位会同三明市生态环境局、工信局、文旅局及财政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构建“三核一带多极”的产业布局,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路径,全市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实现竹产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4.8%。

  一、提升竹山经营培育水平。一是培育丰产优质竹林。我市现有竹林面积466万亩,近年来我市加强竹林资源培育,推动建设一批优质丰产竹林,2023年全市新建丰产竹林面积5.4万亩,累计建设丰产竹林基地210万亩。2023年新增竹林FSC认证42万亩、累计认证71.68万亩。二是加快竹山流转提升经营水平。引入青山纸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规模经营,提升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经营,2023年新增或完善新型主体10个。三是持续推进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竹产区就近建设笋竹物理分解场地,2023年全市新建和维护竹山机耕路330公里,完成分解点建设7个。四是加快竹工机械推广应用。支持破竹机、电动伐竹机、轨道运输机等竹工机械已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23年全市共受理相关补贴申请2771台(套),使用补贴资金3364.23万元,受益户数2279户。

  二、加快构建竹产业集群。一是打造专业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加快推进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泰宁龙湖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园区、沙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竹加工园区建设,同时规划建设建宁笋制品加工示范园、宁化县竹木精深加工园区等,加快竹产业聚集发展。近2年共引进尤溪百棱竹木等13家竹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于202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组建等方式抱团发展,建立龙头企业资源培育库,扶持永安和其昌竹业、永安八一永庆、尤溪永丰茂、三元吉兴竹业、将乐缘福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市拥有3家国家级、12家省级龙头企业;推动2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例如,永安和其昌竹业产值产量、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均在全国板材行业中名列前茅,是全国最大的竹集装箱底板生产企业之一;八一永庆主营桥梁建筑竹胶板、车厢底板等,是中国竹胶板行业的领军企业。三是推动竹加工转型升级。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围绕竹材、笋制品精深加工,在竹纤维利用、竹生化利用、竹新材料开发等创新领域不断发力,拓展竹产业发展链条。比如,竹生化利用方面,新建设将乐水木海清竹焦油高值化加工利用项目,开发天然愈创木酚、天然甲基麦芽酚等产品,应用于食品添加、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领域。比如,竹纤维利用方面,将乐缘福生物利用竹木质素提取的剩余物——竹纤维素开发竹浆模塑产品,应用于快餐包装等领域,推动“以竹代塑”。比如,竹新材料方面,沙县健宝木竹利用竹下脚料打造三维原木力学板生产线,生产应用于桥梁建设等领域的桥洞力学板。四是加强本地品牌创建。2023年,永安市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竹都”荣誉称号,福建双强食品科技公司“强之然牌有机纸片笋”新获批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永安八一永庆获得“2023年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称号。通过特色品牌创建,不断扩大竹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全市拥有“和其昌及图”“栖息园”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建宁溪源明笋等地理标志6件,永安、尤溪、沙县等3个“中国竹子之乡”。

  三、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发展竹林旅游康养。积极发展竹林旅游康养产业,打造永安青水畲寨、永安上坪竹乡、明溪竹林观鸟的竹林文旅康养基地。比如,永安市精心打造了青水畲寨、天斗(霞鹤)、玉带温泉、洪田紫云山等多个复合型康养基地,因地制宜结合竹景游赏、竹林康居、竹产体验、高山康养,配套以“竹”为主题元素,塑造了竹产品、竹工艺、竹家居为主的一批现代化竹居酒店;依托天斗山、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成功打造归园田居”竹海小筑等网红打卡点。比如,泰宁县利用峨嵋峰自然保护区、耕读李家景区、寨下大峡谷景区等交通便利、风景独特的竹林,发展文旅康养、研学实践、特色民宿、科普教育、影视文化等业态,笋竹文化逐步融入读隅山居、崇际龙跃民宿、双坪野奢露营等民宿建设。比如,明溪县发挥竹林鸟类资源丰富优势,建成5个观鸟点,带动全县形成13家观鸟主题民宿、5家观鸟专业合作社,每年吸引全球众多观鸟爱好者来明观鸟。二是发展竹文创产业。充分挖掘、传承发展特色竹文化资源,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我市近年来积极深化竹子与历史、文化、民俗的融合,传承发展竹编、竹工艺品、竹纸等文化遗产。如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松阳“竹神”信俗、泰宁竹编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流、尤溪竹编技艺、永安小陶竹马灯、泰宁竹纸制作技艺、尤溪传统竹雕技艺等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外,近年来我市有关企业还结合推动福文化产业化,开发“永安是福”竹保温杯、竹手机支架、竹茶盘等系列文创产品。通过举办永安竹博会、竹具设计大赛、竹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等,累计征集国内外参赛作品1万余件,为竹文创发展提供创意成果储备;抓住沪明对口合作契机,引导永安竹里家居入驻格林酒店竹制品,永安竹元素工贸与上海博物馆、纪念馆签订文创产品定制,打造竹制品跨界融合。

  四、全面强化支撑保障。一是向上争取专项资金。2020年以来,全市争取省级竹产业专项补助资金1.03亿元,省级林业贷款贴息1357万元(其中含林业、竹业贷款贴息);农业农村部门争取了21家竹木龙头企业补助资金78万元,竹木一村一品6家补助资金600万元,促进我市竹产业发展。二是加强项目策划申报。2021年以来,全市成功申报实施永安市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建设、闽中(尤溪)绿色发展林业示范园建设、永安市林竹碳中和创新体系工程等生态文明试验区项目3个,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 9000 万元,有力推进我市竹产业加工园区发展,探索竹产业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三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办规〔2023〕8 号)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竹产业发展,各县(市、区)根据自身情况,同步设立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四是加大力度推广竹产品。竹制品(编码A07010216)已经列入财政部2022年版政府采购目录中,2023年出台的《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办规〔2023〕8 号)中提出“鼓励行政、日用、文旅、建筑等领域使用竹制文具、餐具、家具、管道管材、板材、办公用品等替代相应塑料制品”,进一步推广使用竹产品。五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通过策划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开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竹加工设备开发等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究,加快竹产业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促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用好省级财政竹产业发展专项及其他各类补助资金,同时推动永安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二是加大招商力度。紧扣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对接国内下游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我市,助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沪明合作。支持上海企业赴三明投资文旅康养产业项目,以上海旅博会、长三角文博会等文旅展会为平台,组织我市竹木工艺产品参展参会,积极开拓上海地区市场;鼓励上海影视企业来三明竹林拍摄取景;借鉴上海文创产品开发经验,支持三明文创产品开发提质升级;加强两地非遗老字号合作交流,推动三明文创产品在沪销售。四是推动竹产品销售。在永安现有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设施基础上,下一步将抓好竹天下文化广场的改造提升,适时聘请或引入第三方开展运营,打造竹产品全品类专业市场,同时将永安笋竹制品电商集中引入竹具城,打造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平台,营造直播场景电商。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陈丹丹

  联系电话:187****6201

  三明市林业局

  2024年5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