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20-0500-2024-00027
- 备注/文号: 明林函﹝2024﹞21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4-30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挖掘我市林竹产业新优势的建议》(第20241063号)由我单位会同三明市科技局、工信局及金融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三明市现代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三明市竹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等竹产业相关规划,2022年出台了《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政办〔2022〕)34号)、2023年出台了《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政规〔2023〕8号)》,从顶层设计上谋篇布局全市竹产业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路径,全市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实现竹产业产值301亿元,比增4.8%。
一、提升竹山经营培育水平。一是培育丰产优质竹林。我市现有竹林面积466万亩,近年来我市加强竹林资源培育,推动建设一批优质丰产竹林,2023年全市新建丰产竹林面积5.4万亩,累计建设丰产竹林基地210万亩。2023年新增竹林FSC认证42万亩、累计认证71.68万亩。二是加快竹山流转提升经营水平。引入青山纸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规模经营,提升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规模经营,2023年新增或完善新型主体10个。三是持续推进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竹产区就近建设笋竹物理分解场地,2023年全市新建和维护竹山机耕路330公里,完成竹山物理分解点建设7个。四是加快竹工机械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破竹机、电动伐竹机、轨道运输机等竹工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23年全市共受理相关补贴申请2771台(套),使用补贴资金3364.23万元,受益户数2279户。
二、加快构建竹产业集群。一是打造专业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加快推进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泰宁龙湖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园区、沙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竹加工专业园区建设,同时规划建设建宁笋制品加工示范园、宁化县竹木精深加工园区等竹产业专业园区,加快竹产业聚集发展。近2年共引进尤溪百棱竹木等13家竹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于2022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组建等方式抱团发展,建立龙头企业资源培育库,扶持永安和其昌竹业、永安八一永庆、尤溪永丰茂、三元吉兴竹业、将乐缘福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市拥有3家国家级、12家省级龙头企业;推动2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例如,永安和其昌竹业产值产量、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均在全国板材行业中名列前茅,是全国最大的竹集装箱底板生产企业之一;八一永庆主营桥梁建筑竹胶板、车厢底板等,是中国竹胶板行业的领军企业。三是推动竹加工转型升级。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围绕竹材、笋制品精深加工,在竹纤维利用、竹生化利用、竹新材料开发等创新领域不断发力,拓展竹产业发展链条。比如,竹生化利用方面,新建设将乐水木海清竹焦油高值化加工利用项目,开发天然愈创木酚、天然甲基麦芽酚等产品,应用于食品添加、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领域。比如,竹纤维利用方面,将乐缘福生物利用竹木质素提取的剩余物——竹纤维素开发竹浆模塑产品,应用于快餐包装等“以竹代塑”领域。比如,竹新材料方面,沙县健宝木竹利用竹下脚料打造三维原木力学板生产线。四是加强品牌创建。2023年,永安市被授予“中国竹都”荣誉称号,福建双强食品科技公司“强之然”牌有机纸片笋新获批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永安八一永庆获得“2023年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称号。通过特色品牌创建,不断扩大竹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全市拥有“和其昌及图”“栖息园”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建宁溪源明笋等地理标志6件,永安、尤溪、沙县等3个“中国竹子之乡”。
三、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发展竹林旅游康养。积极发展竹林旅游康养产业,打造永安青水畲寨、永安上坪竹乡、明溪竹林观鸟的竹林文旅康养基地。比如,永安市精心打造了青水畲寨、天斗(霞鹤)、玉带温泉、洪田紫云山等多个复合型康养基地,因地制宜结合竹景游赏、竹林康居、竹产体验、高山康养,配套以“竹”为主题元素,塑造了竹产品、竹工艺、竹家居为主的一批现代化竹居酒店;依托天斗山、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成功打造“归园田居”竹海小筑等网红打卡点。二是发展竹林下经济。三明市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竹林资源,打造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采集加工业等为主的林下经济,持续推广林药、林菌、林蜂等林下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多花黄精、铁皮石斛、金线莲、七叶一枝花、三叶青、草珊瑚、黄花远志、茯苓、灵芝等林下种植,开展三明道地药材“明八味”评选,加强与华润三九等龙头药企合作,让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全市主要中药材品种15个,其中多花黄精、金线莲、岗梅、茯苓等已超万亩,2022年7月,永安金线莲获批为药食同源“食”字号产品;2023年5月清流县获“中国岗梅之乡”称号。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9个和省级林下经济重点乡镇8个,2023年累计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48.04万亩,实现年产值179亿元。三是发展竹文创产业。积极深化竹子与历史、文化、民俗的融合,传承发展竹编、竹工艺品、竹纸等文化遗产。如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松阳“竹神”信俗、泰宁竹编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流、尤溪竹编技艺、永安小陶竹马灯、泰宁竹纸制作技艺、尤溪传统竹雕技艺等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外,近年来我市有关企业还结合推动福文化产业化,开发“永安是福”竹保温杯、竹手机支架、竹茶盘等系列文创产品。通过举办竹具设计大赛、竹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等,累计征集国内外参赛作品1万余件,为竹文创发展提供创意成果储备。四是创新金融支持。创新林票、碳票质押贷款,农业银行发放了全国首笔“林业碳票+保险”模式贷款、兴业银行发放了全国首笔林票质押贷款,林票贷款余额5816万元。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推出15年至30年期的“林权按揭贷款”,解决了林权抵押贷款期限短与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短融长投”问题,满足了林业大户、林业经营组织和林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升级推出“福林贷2.0”金融产品,满足广大竹农企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金融需求。全市先后成立12家林权收储机构,实到资本金4.3亿元,为林农林企贷款提供贷款担保和兜底收储服务,解决有效抵押物的问题。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余额57亿元,其中收储担保贷款18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扶持。积极争取省级竹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省级技改和节能专项资金等各类补助资金,同时积极推动永安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办规〔2023〕8 号)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竹产业发展,各县(市、区)根据自身情况,同步设立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三是加强招商引资。紧扣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对接国内下游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林下经济产业化、笋竹精深加工等方面引进大企业、好项目落地我市,助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通过策划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开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竹加工设备开发等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究,加快竹产业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促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推动沪明合作。支持上海企业赴明投资文旅康养产业项目,以上海旅博会、长三角文博会等文旅展会为平台,组织我市竹木工艺产品参展参会,积极开拓上海地区市场;鼓励上海影视企业来三明竹林拍摄取景;借鉴上海文创产品开发经验,支持三明文创产品开发提质升级;加强两地非遗老字号合作交流,推动三明文创产品在沪销售。
领导署名:陈 平
联 系 人:陈水木
联系电话:152****0696
三明市林业局
2024年4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