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调整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因人事变动,经市政府同意,对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一、成员名单
主任:张丽娟 市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陈兴 市政府副秘书长
包著彬 市卫生局局长
委员:陈红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尔法 市综治办副主任
徐勇 市军分区后勤部部长
王昌发 市发改委副主任
邱伟 市教育局副局长
赖龙君 市科技局副调研员
林新跃 市民族宗教局纪检组长
肖文波 市公安局副局长
陈丁权 市民政局副局长
梁宣养 市司法局调研员
张煊华 市财政局副局长
高伟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黄美清 市公务员局副局长
郑礼群 市住建局副局长
林应平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杨敏 市农业局副局长
林韶华 市外经局副局长
黄月珍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左为怀 市卫生局调研员
郑晓英 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沈虹波 市工商局副局长
吕水源 三明检验检疫局综技中心主任
陈春平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徐东胜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吴清高 武警三明市支队后勤处处长
张明星 南昌铁路局三明车站站长
黄敏 市总工会副主席
马方明 团市委副书记
钟秀梅 市妇联副主席
连期望 市工商联副会长
刘岁美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左为怀兼任,副主任由市疾控中心朱道斌主任担任。
二、 职责分工
(一)共同职责
参与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本系统艾滋病防治规划及监督评估方案;配合落实本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组织开展本系统职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与支持本部门主管社会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参与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调研和督导;承办防艾委议定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部门职责
1.宣传部门
(1)参与研究制定全市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有关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协调和指导各地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教育。
(3)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市艾滋病防治重大宣传活动。
(4)负责协调将预防控制策略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
2.综治部门
将艾滋病防控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加强督导、考核,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支持艾滋病防控工作。
3.发改部门
(1)参与制定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规划,并负责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对艾滋病防治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艾滋病防治项目予以支持。
4.教育部门
(1)负责在全市各类高等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2)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促进艾滋病患者遗孤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少年就学的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减免学费和城市义务教育免收杂费、书本费等政策。
(3)做好外国留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4)组织协调医学院校做好艾滋病防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5.科技部门
(1)会同财政部门将艾滋病重点科研项目优先列入科技计划支持范围。
(2)配合卫生、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
(3)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纳入科普宣传工作计划。
(4)协助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疫苗、诊断试剂、治疗药品等研究开发工作。
(5) 协助组织开展中、西医治疗艾滋病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工作。
(6)协助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科技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交流工作。
6.民宗部门
(1)协助处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2)负责指导主管宣传教育单位开展对少数民族乡村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3)探索适宜少数民族乡村特点的艾滋病防治干预活动和策略。
7.公安部门
(1)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吸食注射毒品、非法采供血等违法犯罪活动。
(2)对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等的被监管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
(3)将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对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的民警和医务人员以及治安、刑侦、监管、禁毒等民警的岗位培训内容。
(4)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列为新入所的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做好艾滋病检测和告知工作,并提供相关信息。
(5)配合卫生部门,对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医学管理。
(6)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做好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和其他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工作。
(7)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在公共场所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8.民政部门
(1)负责对因艾滋病致贫、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患者给予生活救助。对艾滋病患者遗孤给予生活救助,并指导各地开展救助安置工作,做好艾滋病遗孤信息收集统计。
(2)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中,会同教育部门共同落实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学前、高中非义务教育减免学费问题。
(3)研究制定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政策,做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管理工作。
(4)会同卫生部门做好接受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艾滋病监测工作。
9.司法部门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10.财政部门
(1)制定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政策,明确各地经费投入及管理职责。
(2)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负责安排应由政府承担的艾滋病防治经费,并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效益评估工作。
(3)督导和指导各地财政安排相应的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
(4)配合发改、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5)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奖励、补助政策。
(6)按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为已参加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1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
(1)对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积极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2)会同有关部门在城镇职工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协调将预防控制策略纳入各级技工学校的培训课程。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业培训内容。
12.公务员主管部门
负责协调将预防控制策略纳入公务员的培训课程。组织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和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
13.住建部门
(1)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建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做好建设工地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2)支持在城市社区、公共场所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14.交通部门
(1)利用机场、车站及交通工具等场所,采用多种形式对旅客和司乘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2)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艾滋病监测工作,依法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15.农业部门
(1)会同发改等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将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
(2)会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容。
(3)会同财政部门、扶贫办制定有关规划,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扶贫(农业开发)项目,支持重点地区以及因艾滋病造成贫困的家庭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16.外经部门
(1)优先安排有关艾滋病对外合作项目的立项、审批,并协调运转。
(2)促进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技术进出口与合作。
(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
17.文广新部门
(1)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组织落实娱乐服务场所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政策。
(2)做好文化馆等文化场所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日常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3)组织开发、制作艾滋病防治宣传节目、作品。
(4)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指导防治艾滋病广播电视宣传教育节目的制作播出,督促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将防治艾滋病知识、政策内容列入日常宣传工作计划,并进行检查。
(5)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8.卫生部门
(1)会同发改、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
(2)负责组织艾滋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
(3)负责艾滋病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对医疗卫生人员及其他各类从事艾滋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和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有关法规,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治理整顿,加大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的力度,从血液采集、检测的源头和临床科学合理使用保障血液安全。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血和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病人防护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5)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对理发店、美容院等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健康检测工作,做好对公共用器具消毒的监督监测工作。
(6)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国家对艾滋病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健全艾滋病和梅毒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体系,扩大检测服务范围。继续加大对外来妇女、流动人口、暗娼、男男性接触者、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监测检测力度,进一步完善全市艾滋病监测系统。配合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大力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负责向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安全套。
(7)负责为农民和城镇中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负责艾滋病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
(8)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和管理,减少二代传播。
(9)组织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作为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检查的必查项目免费检测,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
(10)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组织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工作。组织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人员培训。
(11)指导医疗卫生单位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12)承担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19.人口计生部门
(1)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
(2)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
(3)进一步完善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网络,增加发放网点,提高人群获取易得性。
(4)与卫生等部门共同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20.工商部门
(1)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娱乐和服务场所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
(2)制定鼓励防治艾滋病公益广告政策,支持推广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宣传。
(3)依法加强对涉及艾滋病防治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医疗服务广告、公益广告的监督管理。
(4)动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21.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开展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出入境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指导。
(2)依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结果及时报卫生部门,对出入境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有关特殊物品进行卫生检疫监管,及时与卫生部门互通疫情。
2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1)负责对治疗艾滋病的药品、诊断试剂以及安全套等预防用品的审批、质量监督。对预防、诊断、治疗艾滋病的试剂、仪器和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处理。
(2)做好吸毒成瘾者维持治疗药品美沙酮的供应、监督管理等工作。
(3)对进口、捐赠的艾滋病防治药品、试剂、设备进行快速审批。
23.质监部门
对安全套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
24.军分区、武警支队
(1)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军队和武警部队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2)协助和支持地方做好有关防治工作。
(3)按照有关规定,定期与卫生部门沟通艾滋病疫情信息。
25.工会、团委、妇联部门
(1)组织和动员职工、青年、妇女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根据各自工作对象,做好职工、青年、妇女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3)依法维护职工、青年、妇女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6.工商联部门
(1)动员广大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为艾滋病防治捐款捐物,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安排用于防治工作。
(2)对广大民营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有关政策和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
(3)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做好对募集资金等资源的管理,引导民营企业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27.红十字会部门
(1)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
(2)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家属开展关怀救助工作。
(3)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在多种目标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4)动员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青少年和红十字会志愿者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