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盟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培育我市“银发经济”推进沪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0241059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文旅局、民政局等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老龄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沪明对口合作契机,主动对接开拓上海市场,推动沪明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一、聚焦银发群体,健全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推动老龄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九条措施》(明政办〔2021〕37号)、《三明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政办〔2023〕24号)等政策文件,促进各项涉老政策配套衔接。充分发挥市推动老龄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点题整治”工作,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我市先后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二、立足绿都特色,丰富康养产品。充分发挥我市“林深水美人长寿”特点,依托三明医改、林改优势,着力打造文旅康养特色产业链。编制《福建省三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明市文旅康养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出台《三明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康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文旅〔2024〕21号),制定涵盖企业扶持、品牌创建、医养结合等方面奖补政策。目前,全市共建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森林养生城市5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18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9个。2023年,泰宁古城、泰宁尚书街分别入选国家级夜间消费聚集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状元茗舍”“莲海玉家”获评国家丙级民宿,“阅山水舍”获评国家乙级民宿。
三、落实优待政策,推动幸福养老。鼓励全市A级旅游景区在游客中心等功能区域,设立老年人休息场所,结合景区营销活动计划,针对65岁以上老年群体,适时推出五折、免票等优惠政策。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面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开展“周周有戏看”惠民演出赠票活动,2023年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赠票近1000张。依托沪明合作、山海协作平台,积极借鉴国内“飞地经济”经验做法,支持引导长三角优秀的适老企业产品及服务落地三明,上海康迪森智能科技、上海五心医疗科技集团分别在大田、沙县民政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四、创意文旅宣传,开拓沪明市场。成功举办上海旅游节福建分会场、沪明非遗美食文化旅游节、“同话沪明情·四季游三明”活动、“沪明一家,向美而歌”三明红歌遍申城社区主题合唱大赛、社区文旅惠民市集等活动,统筹百万奖励资金鼓励上海旅行社“引客入明”,开通“百趟专列进泰宁”(北京)首发团专列、“上海三明周末游”红色旅游专列等。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大力宣传“清新福建”“福见康养”等文旅品牌,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引导广大老年朋友主动融入沪闽合作、参与文旅活动。2023年,全市职工疗休养基地接待上海职工疗休养1.6万人次,累计接待上海游客58万人次,上海成为我市省外第一客源地。
五、丰富养老业态,提升服务环境。打造“幸福三明”养老品牌,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在全省率先成立康养集团,与光大百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运营“CCRC”持续退休照料社区项目,打造银发经济机构养老标杆项目,吸引三明市域外老年人开展旅居养老。加快智慧养老项目建设,引入或培育17家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服务企业,创新智慧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智慧养老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拓银发市场,推动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我市老年大健康旅游政策措施,推动老年教育与老年旅游、机构照护等业态融合发展,建设具有三明特色的“夕阳红”旅游专线,大力发展康养小镇、康养基地,促进老年旅游产业发展。二是加大宣传推介。持续发挥上海社区平台资源优势,用好三明作为上海旅游节分会场的平台,积极承办福建文旅推介会上海专场、参与上海旅游节相关活动。推出“沪享三明精品游”线路产品,扩大上海“银发族”市场,进一步提升三明文旅影响力。三是提升配套服务。开展景区品质提升工程,争取每个县推动一家A级景区在数字化营销、旅游服务方面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智慧化先进案例。持续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品质,加快建立基础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最后,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韦海燕
联 系 人:陈齐平
联系电话:0598-8253066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