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0-3000-2024-00094
  • 备注/文号: 明政办复〔2024〕6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6-06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244001号提案的答复
明政办复〔2024〕6号
来源:政府信息公开办 时间:2024-06-06 11:04

蔡丽青委员:

  收到您《关于加快推进医体融合助力健康三明建设的建议》(第20244001号)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直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及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22年以来,我市抓住被列为福建省体卫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健康三明建设。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医体融合工作机制。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医体融合工作,先后印发《关于开展体卫融合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三明市2023—2024年度体卫融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体育、卫健、工会、医保等部门和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等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相关工作。同时,将“体医融合”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纳入2024年总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院长)年薪考核,并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增加体医融合服务内容。

  二、推动开展医体融合试点。将运动处方、慢病运动干预作为医体融合试点的重点任务逐步推进。一是建立运动处方工作室。市区建立运动处方工作室2个,其中,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健康指导中心站设在市体育场馆,由市体育局与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负责,配备市第一医院及徐碧分院医生6名、运动处方师4名;三明学院站设在三明学院运动康养中心,由三明学院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配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10名、运动处方师6人。二是提供运动处方服务。由医生和运动处方师(体育专家)联合坐诊,对疾病状态、药物治疗的合理性、适宜运动量和运动中的风险进行评价,明确服务对象有无运动禁忌证,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分层管理等相关知识。目前,已为群众提供运动处方服务,提供体质健康监测和体检,并出具《体质评估报告》,由医生联合获得运动处方师资格的体育专业人员在综合考虑服务对象健康情况的基础上开具普适化运动处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推广运动处方,各临床科室开具包含运动处方在内的“一病多方”处方25.6万份。三是开展慢病运动干预试点。筛选出医院、高校、单位工会、体育培训机构等试点服务对象150人,分别进行高尿酸血症、青少年近视、肥胖等运动处方干预试点,经过3个月的运动处方干预,最终有效完成实验124人,效果明显,高尿酸受试者尿酸值下降明显,近视受试者裸眼视力有所改善,眼轴增长速度、屈光度均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招聘政策。制定《三明市2024年人才引进和招聘紧缺急需专业目录》,将包含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医学与体育交叉学科类专业纳入医疗卫生行业紧缺急需专业,对符合目录条件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且年龄不超过30周岁的应往届毕业生,可简化招聘程序,采取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聘,部分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和人才需求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医学院校运动医学、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可申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称。您提出的“建立医体融合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由于职业资格认证政策由国家制定,市级部门无法建立医体融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二是加强医体融合人才培养。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市医保局、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联合成立运动促进健康创新研究中心,组建健康管理和医体融合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促进医体融合研究和运动处方推广服务,研究重点人群体质健康干预、慢性疾病及特殊人群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等专项课题。三明学院加强体育与康养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开设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课程,培养医体融合型体育人才;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招生规模,增设运动康复、运动训练及体能训练专业。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加强医体融合相关人才培养。三是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2022年6月,举办三明市首届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医生和体育健身指导员200余人参加。先后有24人参加省体育局、省卫健委联合主办的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并获得“运动处方师”证书。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强化经费支持。两年来,各级共投入体卫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资金79.08万元。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乐县总医院等结合实际,在医防融合经费中专门安排资金支持医体融合工作开展。二是适时开展技术立项定价。我市将抓住省医保局建立技术与新增项目立项协同机制,鼓励医疗机构申报符合行业主管部门准许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清晰、临床路径明确、服务内容充分项目的政策机遇,组织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向省上有关部门申报新运动康复技术项目立项定价。三是抢抓沪明合作机遇发展。2023年8月,我市组织体育、卫健、医保等部门与高校、医院系统25人参加了为期10天的上海市运动健康师培训班—杨浦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康复师专场业务培训暨三明体医融合培训,学习借鉴上海市体医融合的先进经验。下一步,我市将结合健康促进县、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建设,继续深化与上海市相关部门的交流协作,推动医体融合工作开展,助力健康三明建设。

  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建立宣传队伍。组建以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教师和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师为主、成员达100余人的宣传推广队伍,开展线上线下运动处方知识讲解、理念宣传和免费体质健康监测与康养体验服务9场次,覆盖医院、社区、村镇、单位工会、学校等,惠及3000多人。二是加强社区宣传。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导,组织开展医体融合健康知识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积极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逐步纠正重医疗轻预防、重养身轻运动的传统观念,树立“运动是良医”观念,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022年10月,在市第一医院徐碧分院举办体卫融合走社区促进健康活动,为社区居民讲授运动促进健康知识、提供运动处方建议,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三是营造宣传氛围。在中新网、东南网、学习强国、《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刊发体卫融合试点相关报道14篇次,三明市电视台制作播出专题片《体育运动促健康》、专题系列片《运动三明》,《三明日报》刊发专题报道《悄悄走进你的运动处方》,普及推广运动促进健康理念。邀请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等三明籍体育运动名人参与体育运动促健康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力。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组织领导,集聚各方力量,持续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深入推进体育、医疗、医保的资源共享、技术共济、人才共育、特色共建,全面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再添健康福祉。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医体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肖建宁

  联 系 人:吴大优

  联系电话:0598-8282086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