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0-3000-2024-00088
  • 备注/文号: 明政复〔2024〕4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15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0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明政复〔2024〕4号
来源:政府信息公开办 时间:2024-05-15 10:23

吕锜代表:

  《关于做好竹业三产融合文章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80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切实把竹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抓紧抓实,加快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路径,全市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实现竹产业产值301亿元,比增4.8%。

  一、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产业。立足竹产业发展基础,科学制定发展路线图,实施差异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推动竹产业发展作出指示批示、深入实地调研,2023年9月21日,市委书记李兴湖主持召开全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3年12月14日,李春市长在永安主持召开全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研究部署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同时,在三明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将竹木产业链列入市11条特色产业链之一,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碧涛任总链长,成立竹木产业链工作专班,具体推动竹木产业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先后出台《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三明市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三明市竹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三明市竹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方案》《三明市关于加快推进竹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全国竹产品重点加工基地、竹产品销售集散中心、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三是争取政策倾斜。积极对接、大力推动省林业局于2024年4月出台《加快竹山流转提升竹业经营效益的通知》,我市推动青山纸业规模经营、永安“竹师傅”共享用工平台建设、沙县农村产权交易所建设、竹林碳汇开发等列入省上支持项目盘子。

  二、促进业态融合,打通转换通道。按照“主攻二产、带动一产、创新三产”的思路,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做优一产。推动竹山规模经营,组建笋竹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林场、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沙县青山竹业、泰宁政泰工贸、泰宁宇鑫竹木等竹加工企业创新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的竹山经营模式,今年一季度完成竹林收储超5000亩。持续推进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竹产区就近建设竹山物理分解点,今年以来新建丰产竹林1.3万亩、竹山物理分解点2个。二是做强二产。加快推进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尤溪竹木加工集中区、泰宁龙湖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园区等竹加工园区建设,谋划生成新型高强度重组竹结构材生产项目、竹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13个项目。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八一永庆公司、和其昌竹业公司入选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和其昌竹业胶合板等8个竹产业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推荐5家笋竹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家笋竹企业获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竹木产业链招商专班,编制《三明市竹木产业招商手册》,谋划生成竹缠绕复合压力管材生产等31个总投资116亿元的竹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全市新引进建宁沃丰竹家居用品生产、宁化畲客源竹制品精深加工生产等2个竹产业项目。三是做活三产。积极发展林竹康养产业,打造永安青水畲寨、永安上坪竹乡、明溪竹林观鸟的竹林文旅康养基地。抓住沪明对口合作契机,引导永安竹里家居入驻格林酒店竹制品,永安竹元素工贸与上海博物馆、纪念馆签订文创产品定制,打造竹制品跨界融合。先后举办三明林博会、永安竹博会、竹业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竹产品销售和文创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申报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等荣誉,支持行业协会牵头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永安市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竹都”荣誉称号,福建双强食品科技公司“强之然牌有机纸片笋”新获批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永安八一永庆获得“2023年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称号。目前,全市拥有“和其昌及图”“栖息园”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建宁溪源明笋、尤溪绿笋等地理标志6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青山纸业)。

  三、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加强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是培育竹产业创新平台。依托永安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引导重点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福建省竹人造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重组材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竹制集装箱底板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成市级公益工程技术中心“三明市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竹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是发展“以竹代塑”业态。围绕竹加工新技术示范推广及新产品开发,加快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正在研究制定《永安市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实施方案》。2023年以来,先后有“净醛抗菌竹木复合功能型纤维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5个项目获省科技计划立项,《竹木勺子内弧可编程自动磨光机研究》等3个林业科技项目结题,推荐《阻燃防霉功能型竹重组材制备的关键技术》申报2024年省级林业科研项目。是推动竹产业机械研发推广组织推荐9个竹机械设备项目申报省竹机械设备定向科技计划项目。将破竹机、电动伐竹机、轨道运输机等竹工机械已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2023年全市共受理相关补贴申请2771台(套),使用补贴资金3364.23万元,受益户数2279户;尤溪帝视科技竹条分选机器人列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四是推动竹工艺提质升级。推荐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刘洋等4位同志加入福建省竹标委委员,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原竹材标准和竹产品标准。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海峡”福建旅游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交流。

  四、积极拓展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竹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标准化建设。依托永安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适时聘请或引入第三方开展运营,建设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平台,打造竹产品全品类专业化交易市场。完善竹子体系标准,推进竹林FSC认证,全市累计认证面积71.68万亩,2024年一季度完成尤溪县29万亩竹林FSC认证前期基础数据准备工作,永安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尤溪绿竹经营及笋质量监测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强化金融支持。加强竹产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推广“福林贷”“福竹贷”“福笋贷”等特色金融产品,2023年,“福林贷”“福竹贷”“福笋贷”“竹享贷”等特色竹业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4000多户、7.6亿元。是强化人才用工保障。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目前共有来自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竹产业领域专家21人、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4组,服务三明竹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特种作业新上岗人员培训,评选“三明工匠”,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竹木加工方向)订单班,加强竹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是强化用地保障。保障重大竹产业项目、竹林生产经营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需要,2023年以来共为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泰宁县龙湖竹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等6个竹产业项目统筹林业用地,累计用林面积2.4公顷,新增建设用地387亩。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福建省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着力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四篇文章,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链条紧密、三产融合、科技创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领导署名:黄功华

  联 系 人:陈绍超

  联系电话:0598-8223685

 

  三明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