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三明市备战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5日
三明市备战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方案
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将于2026年在三明市举行,这是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竞技体育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促进全市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制订本备战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竞赛规程总则(草案)》(闽体〔2023〕130号),拟设33个大项785个小项,三明市争取组队参加田径、游泳、体操、跳水、蹦床、举重、射击、射箭、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帆船、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三人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拳击、跆拳道、击剑、摔跤、柔道、高尔夫球、攀岩、霹雳舞、滑板、冲浪、铁人三项等33个大项80%以上小项的比赛,力争参赛人数达到800人的规模,金牌数、奖牌数、总分进入第三军团前列。
二、布局原则
根据三明市目前开展项目的特色和优势,确定重点项目、发展潜力项目、一般项目和新增项目,以市、县(市、区)少体校及国家、省训练基地、市级训练点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基础,各级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作为补充,借助高水平优秀运动队(含省体校、省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和兄弟单位的优势力量,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全面增强我市竞技项目的竞争实力。
三、指标分解和进度安排
按照全市一盘棋、共同做贡献的原则,分解第十八届省运会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目标任务(详见附件1)
(一)第一阶段(2023年6月前)
1.拟定备战方案,分解第十八届省运会目标任务。
2.成立青少年部竞赛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3.制定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
4.加大组织选材和引进教练员、运动员工作,进行拉网式选材,完成第十八届省运会周期首年年度注册。
(二)第二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2月)
1.继续加大组织选材和引进教练员、运动员工作,对小年龄组进行补充选材,进一步落实项目布局和项目任务责任。
2.确定各项目领队、教练员及引进教练员、运动员。
3.全面落实完成参赛选拔组队及引进人才,完成第十八届省运会周期首年年度参赛工作。
4.组织寒暑假选材集训,训练总人数必须高于参赛规定人数的20%。
5.狠抓基础训练,大力培养新人,确保参加70%的省年度锦标赛项目;积极向上输送人才,力争首批有100名以上运动员在省各项目运动中心、省体校以及部分设区市运动队集训、代训。
6.举重、激流回旋、射箭项目参加省年度锦标赛团体总分力争前三名,跆拳道、羽毛球、游泳、男子排球、射击、女子篮球力争全省前六名。
(三)第三阶段(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进一步落实项目布局和项目任务,进行拉网式选材,对小年龄组进行补充选材,加大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引进力度,并做好年度赛注册工作。
2.开展寒暑假集训,强化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3.落实各项目备战参赛工作细案,训练总人数必须高于参赛规定人数的20%。
4.举重、激流回旋、射箭项目参加省年度锦标赛团体总分力争前三名,有200名左右运动员在省各项目运动中心、省体校以及部分设区市运动队集训、代训。
(四)第四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
1.做好参赛准备,形成集训练、科研、医务和后勤保障一体化备战机制。
2.按照各县(市、区)和各训练单位承担的集训任务,落实重点争金项目,备战服务和赛前训练,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调整训练计划,强化训练实效,打好各项目预赛。训练人数应高于参赛人数的20%。
3.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参加省年度锦标赛,团体总分力争进入全省前三名。落实重点运动员训练和服务保障,力争300名以上运动员在省各项目运动中心、省体校以及部分设区市运动队集训、代训。
(五)第五阶段(2026年1月—2026年12月)
1.强化管理、训练,制定争金冲牌参赛预案,跟进各项目保障工作。
2.加强参赛工作的调度、协调和督导,成立参赛代表团,确保有800名以上运动员参赛。
3.组织参加第十八届省运会比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4.总结第十八届省运会全部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制定项目规划。研究制定重点优势项目和三大球(排球、篮球、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引进力度和培养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交流协作,力争更多的潜优项目转化成优势项目。
(二)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体制。坚持以项目(群)管理为主线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年度与周期相结合的目标责任体系和综合评估体系。
(三)健全体育竞赛体系。从2023年起每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年度少儿锦标赛,优化中小学生体育联赛,重点打造2—3个传统品牌赛事,从中选拔优秀苗子,同时营造浓厚的备战氛围。
(四)完善奖励政策。修订第十八届省运会奖励政策,教练员、运动员奖励不低于近两届承办省运会的设区市省运会奖励标准。各县(市、区)按市级奖励出台激励政策,不低于市级奖励标准的激励政策。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竞技体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领导小组和备战项目小组,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尽快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项目备战和参赛工作方案,制定实现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训练、参赛经费等困难和问题,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体育局负责全面组织第十八届省运会组队参赛工作,拟定参加第十八届省运会的相关政策性措施,报市筹委会同意后实施,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备战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协调解决好运动员异地集训备赛期间就学问题;市财政局负责做好第十八届省运会备战经费保障工作;市人社局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调配及有关激励政策指导;市公安局负责指导督促基层公安机关根据现有政策积极引进的运动员办理户口落户手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各自备战参赛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各县(市、区)文体和旅游局要配齐配强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少体校要优化管理人员和教练员配置。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各县(市、区)要完善教练员培育体系,着重培养本地优秀教练,积极引进、聘请高水平教练。加强运动员队伍管理,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重点项目,加大运动员选材和重点运动员的训练力度。
(四)落实目标责任。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第十八届省运会金牌任务责任状,市体育局与各县(市、区)文体和旅游局、市少体校签订年度项目目标责任状,以确保目标任务按计划有序完成。
附件:1.各县(市、区)金牌目标任务分解表
2.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项目任务指标
3.参加第十八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备战项目布局
附件1
各县(市、区)金牌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
县(市、区) |
金牌数(枚) |
1 |
永安市 |
10 |
2 |
沙县区 |
10 |
3 |
三元区 |
10 |
4 |
尤溪县 |
8 |
5 |
大田县 |
8 |
6 |
宁化县 |
8 |
7 |
将乐县 |
8 |
8 |
明溪县 |
5 |
9 |
建宁县 |
5 |
10 |
清流县 |
5 |
11 |
泰宁县 |
5 |
|
合计 |
82 |
其中:市少体校58枚,包含在各县(市、区)金牌目标任务中。
附件2
序号 |
项 目 |
金牌数(枚) |
备注 |
1 |
田径 |
10 |
|
2 |
举重 |
8 |
|
3 |
游泳 |
8 |
|
4 |
射击 |
8 |
|
5 |
皮划艇静水 |
4 |
|
6 |
激流回旋 |
5 |
|
7 |
赛艇 |
3 |
|
8 |
帆板 |
2 |
|
9 |
跆拳道 |
4 |
|
10 |
篮球 |
6 |
含奖励带入 |
11 |
三人篮球 |
1 |
|
12 |
武术散打 |
2 |
|
13 |
网球 |
1 |
|
14 |
羽毛球 |
2 |
|
15 |
击剑 |
2 |
|
16 |
柔道 |
2 |
|
17 |
拳击 |
2 |
|
18 |
射箭 |
1 |
|
19 |
武术套路 |
2 |
|
20 |
排球 |
4 |
含奖励带入 |
21 |
足球 |
4 |
含奖励带入 |
22 |
飞碟 |
1 |
|
合 计 |
82 |
|
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项目任务指标
附件3
参加第十八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备战项目布局
序号 |
项目单位 |
负责项目 |
1 |
三元区 |
武术套路、女子排球、乙组足球 |
2 |
沙县区 |
射箭、甲组足球 |
3 |
永安市 |
乒乓球 |
4 |
明溪县 |
拳击、男子排球、沙滩排球 |
5 |
清流县 |
射击飞碟 |
6 |
宁化县 |
蹦床 |
7 |
将乐县 |
攀岩、滑板 |
8 |
省室内高尔夫球协会 |
高尔夫球 |
9 |
市体校 |
田径、游泳、举重、射击、武术散打、帆船、帆板、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羽毛球、网球、篮球、三人篮球、跆拳道、击剑、柔道、冲浪、铁人三项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