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0-3000-2015-00079
  • 备注/文号: 明政文〔2015〕122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15-12-31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明政文〔2015〕122号
来源:三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16-01-14 10:2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2013年以来,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激励先进,不断提高我市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根据《三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明政文〔2002138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三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明政文〔200478号),经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评审,决定授予蔡维灿的《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绩效管理机制构建》(论文)等4项成果为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李奇勇、郑季武、陈淑芬、王明安、王建宁的《关于生态保护的系列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等15项成果为二等奖;授予宋孝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若干研究》(五篇系列论文)等27项成果为三等奖,并按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奖励规定分别发给证书和奖金。

  希望获奖者和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加强对接,学用结合,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理论成果,促进理论成果与实践有效转化,为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促进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录

                                                                                                    三明市人民政府   

20151231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三明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录

  一等奖(4项):

  1.蔡维灿(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绩效管理机制构建》(论文),《求索》2013年第12期 。

  2.杨业辉(三明学院):《乱弹魅影: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芹小腔戏》(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月第1版。

  3.黄跃东、黄弘(福建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三明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公共服务对策研究——以三明市为例》(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4.邓享璋(三明学院):闽中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关系研究(三篇系列论文):《古平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方言》2014年第1期;《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从词汇看闽中方言和闽西客家方言的关系》《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二等奖(15项):

  1.李奇勇、郑季武、陈淑芬、王明安、王建宁(三明学院):《关于生态保护的系列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国、省、市政协采用的重要提案或领导批示提案,2013年—2014年。

  2.邱光华(三明学院):方回诗歌理论批评研究(三篇系列论文):《方回诗歌批评的文体视域和文体价值观念辨证》,《宁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方回诗歌史论考辨》,《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变的“歧途”与诗史演进——方回的诗史批评论析》《中国文论的价值论文与文体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九辑》,201412月第一版。

  3.李军龙(三明学院):《基于SE-DEA模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以闽江源流域为例》(论文),《草业科学》2014年第11期。

  4.张君诚(三明学院):新常态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六篇系列论文):《新建本科院校生态定位的再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三落实”研究》,《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重构研究—基于台湾科技类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经验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分类管理与评价:高校转型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二课堂重构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第12期。

  5.罗春梅(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模式研究》(论文),《财会通讯》,2014年第7期。

  6.包绍亮(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特色文化力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三明论坛》,2013年第1 期 。

  7.赖登明(三明学院):闽台客家戏曲的渊源与流变(三篇系列论文):《闽台客家戏曲的变迁—以闽西汉剧与台湾北管戏为例》,《中国戏剧》,2013年第9期;《闽台客家戏曲的渊源与流变—以客家采茶戏为例》,《首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闽台客家傀儡戏的传承与变迁》,《中国音乐》2014年第1期。

  8.刘健(三明学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经验(四篇系列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探索转型发展之路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致力转型发展提升办学水平》,《中国教育报》,20141027日第八版;《求变革接地气 重应用 谋特色》,《中国教育报》2014715日第七版。

  9.黄弘(三明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关于构建三明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调研报告),省委政研室《调研文稿》,201311月第58期。

  10.中共三明市委组织部课题组:《疏通党员队伍“出口”问题研究》(调研报告),省委组织部评为“2014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三明论坛》2014年第5期。

  11.倪义福(三明市公安局):《程序正义:公安刑事侦查的新坐标》(论文),《公安研究》,2013年第10期。

  12.刘刚(中共三明市委党校):《高铁效应对三明经济的影响及应对》(论文),《三明党校论坛》,2013年第45合刊。

  13.罗金华(三明学院):《自然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调查》(论文),《三明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4.涂大杭(中共三明市委党校):《毛泽东思想的首要基本问题》(论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毛泽东思想》2013年第5期。

  15.艾述华(三明学院):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三篇系列论文):《基于标准导向的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兴起缘由、困境与对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中澳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比较及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1期;《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131227日第六版。

  三等奖(27项):

  1.宋孝金(三明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若干研究(五篇系列论文):《应用型本科高校定型发展的四项任务》,《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7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探讨》,《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9期;《应用型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高校服务社会的“双主”原则及其实现策略》,《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大学专业评价:以学科支撑品质》,《教育评论》2014年第8期。

  2.包绍亮(中共三明市委党校):《朱熹诗歌意境的两极审美心理对位效应》(论文),《三明论坛》2014年第4期。

  3.程德通、李应春、郑庆伟、熊华林、李军龙(三明学院):《三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论文),《三明论坛》,2013年第6期。

  4.李奇勇(三明学院):《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确保流域生态安全》(论文),《第六届政协论坛优秀论文集》201410月。

  5.林荣珍(三明学院):福建泰宁傩舞的发展流变与传承保护研究(三篇系列论文):《泰宁大源傩舞的形态特征与价值探析》,《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泰宁大源傩舞的文化内涵》,《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福建泰宁傩舞的流变与传承论文》,《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6.罗金华(三明学院):《中国自然遗产管理主体博弈分析》(论文),《三明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7.邱萍(三明市公安局):《关于警力冲突与动态调整的思考》(决策咨询研究报告),《三明法学》2014年第3期。

  8.周碧云(中共尤溪县委党校):《开发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以福建三明理学文化为例》(论文),《三明论坛》2014年第1期。

  9.喜(三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易经阐悟》(专著),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3月第一版。 

  10.黄清观(尤溪县警察协会):《城市化视阈下民意引领警务之构建》(论文),《公安研究》2014年第2期。

  11.史可山、施永、张建明、雷贵优(人民银行三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调研报告),《福建金融》2014.年第6期 。   

  12.黄琳(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可持续经济发展下的区域创新体系能力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武汉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3.汪震国、包绍亮、张玲(中共三明市委党校课题组):《三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几点建议》,《三明发展决策参考》2014年第1期。

  14.舒均治(三明学院):《基于不对称互赖理论下的美台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144期。

  15.刘文英(三明市统计局):《做强中心城区 提升市区辐射带动力》(决策咨询研究报告),《三明论坛》2014年第5期。

  16.邱泽忠(沙县社科联):《沙县罗岩太保签诗探析》(论文),《三明论坛》2013年专辑。

  17.刘刚(中共三明市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范式研究(三篇系列论文):《人民民主的范式建构及完善》,《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民主场域下“代表性”之惑及重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基层民主协商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8.邹晓芟(三明学院):《经由神本到物本再到人本的历史演变—“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马克思主义解释》(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201410月。

  19.倪义福(三明市公安局):《民生警务论纲》(论文),《公安研究》2014年第1期。

  20.林阳华(三明学院):《另一种解读:沈括诗词理论观照下的诗词创作》(论文),《文艺评论》2014年第12期。

  21.陈其忠(大田县博物馆):《古镇名村—济阳》(专著),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201412月第一版。

  22.刘玉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向度》,《北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生态伦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路径》,《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23.叶清珠(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业制版实训教程》(教材),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2月第一版。

  24.魏仪(三明学院):当下儿童生存状态与儿童课外阅读—以三明市为例(三篇系列论文):《当下儿童生存状态与儿童课外阅读—以三明市为例系列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以影响形象为例》,《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谢武彰儿歌创作特点》,《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25.郑伟(三明学院):《三明市体育产业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26.张是饶(中共尤溪县委党校):《红色尤溪》(专著)海峡书局201412月第一版。

  27.刘根发(宁化县委党史办):《浅谈客家地区的少数族群演变》(论文),《福建史志》2014年第4期。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