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0-0300-2022-00116
  • 备注/文号: 明政办〔2022〕31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4-22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明政办〔2022〕31号
来源:市政府办 时间:2022-05-10 18:1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三明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2日

  

三明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一优二进三”三次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加快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要求,聚焦我市第三产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着力发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现代金融、房地产业、商务服务、养老服务,加快建设一批集聚载体,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实现第三产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切实增强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

  2022年起,全市每年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0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0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1600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500家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80亿元,年均增长10.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21年的38.1%提升到45%左右。

  (一)商贸流通业

  目标任务: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重点方向:批发业:引导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及建材、纺织、林产等重点产业工业企业,实施“工贸分离”,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发展壮大一批龙头批发企业。零售业:重点优化配置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专业市场、社区(乡村)便利店等商业基础设施;积极创建省级商业步行街和商贸特色镇;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直播等新零售业态,培育一批规模电商平台企业和网红直播基地。住宿业:调整供给结构,从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二元时代向文化主题酒店、中档连锁酒店、客栈民宿、租赁式公寓等多元时代发展,丰富产品供给。餐饮业:扶持沙县小吃等地方特色餐饮品种,将明菜向全省全国推广,并以餐饮产业培育为核心、明菜发展为重点,带动全市餐饮、食品、旅游、民俗等产业全面发展。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信局、文旅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交通运输业

  目标任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

  重点方向:物流园区:壮大三明公路港、三明陆地港,大力发展港区物流。加快大型物流园区、交通运输产业园建设,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物流基地。仓储物流加强粮食、棉花等重要物资储备,强化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完善期货交割仓、融资监管仓等补缺仓储布局。道路运输:发展甩挂运输、特装运输、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多种道路运输业态,提升道路运力。邮政快递:培育一批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等“快递+”融合发展的快递服务特色产品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文旅康养产业

  目标任务:全市游客接待量和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和11%以上,到2025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6000万人次以上,文旅康养产业实现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重点方向:文旅产业:用好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尤溪联合梯田等世界级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创建国家级文旅品牌,培育美食体验、研学培训、运动休闲、特色民宿、影视文化等新兴业态,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量,拓展“引客入明”旅游文化产业链。康养产业:优化培育医养结合、医学实证、养生药膳、疗休养、银发经济、自然教育、运动康养等森林康养模式,打响我市森林康养特色品牌,打造全国全域森林康养的新高地、目的地。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文旅局、林业局、体育局、卫健委,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金融服务业

  目标任务: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205亿元以上,新增2-3家企业上市(挂牌)。

  重点方向:金融机构集聚积极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展业,丰富我市金融机构体系地方法人发展:扶持三明农商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鼓励投资集团等本土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加大股权投资力度资本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高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能力。

  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国资委、人行、银保监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房地产业

  目标任务: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70亿元以上

  重点方向:在优化房地产调整调控政策、完善车位租售管理、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等方向上持续发力。积极推动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发展,打造品质地产,充分满足刚需和改善性购房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房地产市场活力。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营利性服务业

  目标任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业务等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25年,增加达到285亿元以上

  重点方向:信息服务:围绕“双千兆”网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应用,推进政务云、行业云和产业大数据服务,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建设数字三明科技服务:提升以科技咨询、检测认证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发展能级,加快创业创新平台、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商务服务:培育一批组织管理、咨询与调查、人力资源、安全保护、会展服务、商务代理等服务业态,推动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发展。文化体育娱乐业:依托景区景点,布局歌舞演艺、大型实景演出产业;依托文创基地,开发IP知识内容产业;依托山水、红色资源,开发马拉松赛、山地越野、水上运动等体育赛事产业。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商务局、人社局、国资委、文旅局、体育局、科技局、工信局、通信办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非营利性服务业

  目标任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330亿元以上。

  重点方向:公共设施服务业:依托“海丝一号”“海丝二号”资源卫星和三明市时空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集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专题数据智能化应用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治理能力。健康养老业:探索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建立集护理、医疗、保健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公共管理:推动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空间位置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丰富和活跃民生服务供给。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国资委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人社局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主要措施

  突出招商引资大招商招好商是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现代服务业招商的工作部署。突出招商项目谋划。全市每年谋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90个以上,实签约项目50个以上。各县(市、区)每年谋划招商项目不少于7个,其中,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每年谋划10个以上。突出产业链招商。用好“招商地图工作法”,围绕现代物流、文旅康养2条百亿特色产业链,及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产业基础、补缺方向和招商重点,紧盯“头部”“链主”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县(市、区)要对现有产业链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每个产业链确定3-5家目标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突出招商项目转化。落实招商项目帮办服务机制,扎实推进意向、协议、合同项目升格转段、落实落地。县(市、区)原则上谋划项目转签约比例一般要达到40%,着力实现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动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列入全市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盘子。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要发挥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作用,每年实施的第三产业建设项目不少于12个,其他各县每年实施的项目8个以上。

  (二)扎实推进“纳统入规”。依法依规做好企业“纳统入规”工作,从源头夯实基础数据质量,对于准确、全面、及时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三产融合县(市、区)要围绕自身产业定位,深挖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建材、高端纺织、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等一、二产贸易环节,结合政策导向、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市场需求等因素,明确2-3个重点产业的配套服务产业延伸方向,培育一批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建好后备企业库扎实开展重点企业、个体大户摸排核查,全市每年要筛选出发展前景较好的150家商贸企业和100家服务业企业,纳入全市“上限上规”后备企业库,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进行分类指导县(市、区)要突出“个转企、小升规、下转上”对后备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服务。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要靠前服务,深入开展政策解读、“上限上规”指导、转型发展等专题培训,提高个体工商户企业入库入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扎实有序推进全市每年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0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0家以上。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作为三明中心城市的主轴,每年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其他各县每年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不少于1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少于6家。

  (三)积极引导“工贸分离”。实施企业“工贸分离”是实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体量双增长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引导纺织、竹木加工、新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企业,特别是管理规范、规模较大、内销比例较高或网络销售占比高的企业实施“工贸分离”。对年销售额达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列入省市重点上市后备工业企业中适合实施“工贸分离”的企业,进行重点引导推动,树立典型示范。要发挥市县两级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集团产业活动成立法人单位,并申报入统。切实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工贸分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自愿、主动开展工贸分离。市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行业“工贸分离”指导政策,县(市、区)要认真研究解决制造业企业“工贸分离”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补助,推动“工贸分离”企业健康发展。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县(市、区)要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先易后难、积极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企业“工贸分离”工作。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每年引导企业“工贸分离”不少于3家;宁化县、将乐县、尤溪县、大田县每年引导企业不少于2家;明溪县、清流县、建宁县、泰宁县每年引导企业不少于1家。

  (四)落实专项扶持政策。稳定持续的政策扶持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市县两级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35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支持第三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上限上规”企业激励政策对月度新增纳统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年度新增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限额以下贸易企业转为限额以上企业统计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当年度新投产纳规、规下转规上的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对在我市新落户的交通物流企业,年度内新增货车50辆及以上、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给予一次性扶持50万元;交通物流企业从规模以下企业升级规模以上企业,给予一次性扶持50万元。落实“工贸分离”扶持政策。对我市现有工业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批发贸易法人企业,纳入限上统计的,当年度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达3亿元、5亿元、8亿元及以上的,且增幅(正增长)高于全市限上批发业平均增幅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15万元奖励。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第三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市、区)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扶持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对标对表责任分工,抓细抓实具体工作,研究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行动计划目标任务高质量落实。

  (二)加强分析研判。建立健第三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第三产业重点行业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找准制约指标增长的关键环节,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全面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坚持“跳起来摸高”,及时对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做出优化调整,助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要素支撑。市县两级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合理规划第三产业发展布局,引导和推动土地、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向第三产业集聚,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引导全市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与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基地,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四)强化督促检查。采取倒逼机制,以目标促进度,建立健全“月度分析、季度通报、半年小结、年底考评”工作机制,每季度个月20日前,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市、区)要向市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季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市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各地各部门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纳入全市“五比五晒”考评。

  附件:1.第三产业分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任务一览表

        2.各县(市、区)第三产业年度目标任务一览表

   1

  附件

  第三产业分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任务一览表

  分行业

  2022-2025年均预期增长(%)

  2025年预期增加值总量(亿元)

  主要支撑指标

  责任单位

  批发和零售业

  14.6

  500

  批发业销售额

  市商务局

  零售业销售额

  住宿和餐饮业

  16.0

  100

  住宿业营业额

  市商务局

  餐饮业营业额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5

  90

  公路客货运输

  周转量

  市交通运输局

  邮政业务总量

  (错月)

  市邮政管理局

  金融业

  5.0

  205

  本外币存贷款

  余额

  市金融监管局、人行

  保费收入

  市银保监局

  房地产业

  5.2

  170

  商品房销售面积

  市住建局

  房地产业工资

  总额

  营利性服务业

  16.0

  285

  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

  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商务局、人社局、国资委、文旅局、体育局、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

  电信业务总量

  (错月)

  市通信办

  营利性服务业

  工资总额

  市发改委

  非营利性服务业

  8.0

  330

  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

  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

   

  附件2

  各县(市、区)第三产业年度目标任务一览表

  

  县(市、区)

  招商项目

  企业培育

  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

  谋划项目数(个)

  签约项目数(个)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家)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家)

  工贸分离企业

  个数(个)

  投资

  (亿元)

  全  市

  90

  50

  125

  84

  21

  100

  100

  三元区

  10

  6

  15

  10

  3

  12

  12

  沙县区

  10

  6

  15

  10

  3

  12

  12

  永安市

  10

  6

  15

  10

  3

  12

  12

  明溪县

  7

  4

  10

  6

  1

  8

  8

  清流县

  7

  4

  10

  6

  1

  8

  8

  宁化县

  8

  4

  10

  6

  2

  8

  8

  建宁县

  7

  4

  10

  6

  1

  8

  8

  泰宁县

  7

  4

  10

  6

  1

  8

  8

  将乐县

  8

  4

  10

  8

  2

  8

  8

  尤溪县

  8

  4

  10

  8

  2

  8

  8

  大田县

  8

  4

  10

  8

  2

  8

  8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