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01-1200-2014-00012
  • 备注/文号: 明政办〔2014〕10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政府办
  • 公文生成日期: 2014-02-24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政办〔2014〕10号
来源:三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14-03-05 10:28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三明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224

  (此件主动公开)

  

 

  三明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向莆铁路三明段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沿线的第一眼、第一感均展示着三明的形象,根据省政府深化“点线面”攻坚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向莆铁路三明段建设成为绿色长廊、文明长廊、生态长廊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负责,逐步推进”原则,突出“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建设”,以沿线环境整治、美化为重点,通过2014年一年时间的整治,使向莆铁路三明段沿线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观。

  二、整治内容

  以抓好“四整治一构建一建立”为主要内容,对向莆铁路沿线(两侧500范围内)进行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沿线村庄和企业厂房,开展植树绿化,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明显改善铁路沿线景观面貌。

  (一)整治沿线县城及火车站周边环境。沿线两侧涉及的城区及火车站周边,要对裸房及各类破旧墙体进行粉刷装饰,做到墙无残壁。拆除各类简易、有碍观瞻的违章搭盖物、违章建筑,梳理规范架空缆线。清除卫生死角,清理积存垃圾,特别是房前屋后及河边、路边的积存垃圾,实施绿化美化。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完善站内服务设施,优化美化站内环境。

  (二)整治沿线乡村。沿线两侧涉及到的乡村,应按美丽乡村“三整治三提升”的要求进行整治。

  (三)整治企业环境。沿线两侧的企业,进行厂房搬迁或立面改造,治理污水垃圾废气,植树绿化周边环境。清理沿线视线范围内的垃圾,规范沿线广告牌。

  (四)整治“青山挂白”。沿线村庄要积极创建“绿色村庄”,沿线两侧要进行绿化美化,开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实现挡墙披绿,沿线一层山、隧道进出口、取弃土场等不留白,形成有序和富有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

  (五)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沿线乱采乱挖,清理堆积物,保护和清洁湖泊、河流、鱼塘等水系水域,恢复遭破坏的山体、地表、水面等原有自然环境景观。

  (六)建立长效机制。除村庄外,对沿线两侧工厂、环境保护、绿化等整治应建立长效维护机制,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三、整治步骤

  整治工作从201411开始至20141230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11-2014130)。各县要对铁路沿线建筑、缆线、广告、水体、山体、水系、植被等周边环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采集影像资料,在仔细分析环境现状基础上,结合整治建设标准,合理确定整治范围,细化整治内容,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提出系统整治方案。同时广泛进行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421—20141030)。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同步实施、分步完成的要求组织实施,要着力对车站出入段、视线聚集区、建筑组团等重要节点进行重点整治,精心打造出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的整治精品,要在20141030日前全面完成整治目标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111-20141230)。各县对已整治完成的工作内容,严格对照验收标准和要求组织检查,积极自查自纠,查漏补缺,提高完善,迎接市政府专项督查和检查。

  四、扶持措施

  在落实省政府关于“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扶持措施。

  (一)资金整合。市政府统筹安排省、市向莆铁路整治专项资金,给予沿线农村建筑物立面整治户平均每户5000元补助,各县政府按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安排配套补助资金。同时,对今年省上安排我市的小流域整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造福工程、土地增减挂钩、地灾治理等项目重点向集中整治区农户倾斜。

  (二)配套设施。集中整治的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由当地县级政府组织,并协调部门支持、企业让利、社会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等多渠道解决。水利部门把通水列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补助;广播电视部门负责小区通广播电视信号;电力部门负责建设配套电力设施;通信部门负责完善小区通信设施。

  (三)建材供应。建立建材供应保障机制,各县汇总改造所需钢材、水泥数量,由市经贸委协调生产企业按出厂价供应,所需木材列入自用材计划或纳入木材采伐指标。县级政府要控制砖、沙石等地材价格。

  五、职责分工

  沿线县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牵头组织沿线乡镇政府、街道办和相关部门开展整治工作,要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项目安排,落实责任,倒计时安排进度。

  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全力支持各县开展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总牵头单位,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做好涉及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及时总结通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具体负责沿线裸房整治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向上争取沿线绿化补助资金,并指导、督促、落实沿线绿化美化工作。

  市铁办:负责指导、督促向莆铁路用地红线范围内整治工作,协调铁路取、弃土场整治资金。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对各县重点整治区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指导。

  市农办:负责牵头做好资金整合,并指导、督促沿线乡村整治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督促沿线乱采乱挖治理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指导、督促沿线企业污水垃圾废气治理工作。

  市经贸委:负责指导、督促沿线企业厂房整治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指导、督促沿线湖泊、河流、鱼塘等水系水域整治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督促沿线公路整治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调查摸底。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点多、线长、面广,各地要对照整治内容,认真调查摸底,进一步细化整治项目,明确整治内容,确保不缺项,不漏项。

  (二)认真做好规划。各地要认真做好整治规划设计,要引入高水平设计队伍,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对建筑立面、绿地、山体、挡墙、污水垃圾、河流湖泊等提出系统整治方案,要着力对车站出入段、视线聚集区、建筑组团等重要节点进行专项设计。

  (三)突出工作重点。要对城区边、隧道边、车站边,青山挂白点、沿线村庄、企业等视线聚集区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打造,精心打造出一批整治精品。

  (四)明确岗位责任。各相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合作,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要对照目标任务和职责,倒排计划,逐级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明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沿线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治要求,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靠前指挥,积极主动开展整治工作。

  (六)严格监督考评。建立三明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日常巡查和通报制度。各相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整治工作情况于每月20日报三明市向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8592909)。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巡查和督查,并对各有关县政府和部门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