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个月宝宝各阶段发育练习

日期:2024-03-21 08:54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基妇科
| | | |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果爸爸妈妈肯抽出一些时间

  陪伴宝宝成长

  对于宝宝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1~3个月宝宝

  大动作

  ● 俯卧抬头

  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

  ● 头竖直

  妈妈每天竖抱宝宝几次,让宝宝练习将头竖起来。

  ● 翻身

  大约在3个月的时候宝宝就要开始练习翻身,当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可以用玩具在宝贝的两侧逗引宝贝,训练宝贝翻身。

  认知能力

  ● 视觉

  当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度挂一些彩色的球、铃、环,或一些能发声的玩具。2个多月的宝宝,眼球会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因此,妈妈可以用两个玩具来训练宝宝视觉转移,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让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也可以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睛上方慢慢转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

  注:很多家长都习惯在宝宝的婴儿床或者小婴儿车内挂上一个小玩意儿去吸引宝宝注意力。但是长此以往,宝宝一直对着一个地方看,容易造成对眼。所以,只要在训练时把小玩意挂上即可,或者过一段时间给东西变换一下位置。避免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看。

  ● 听觉

  宝宝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左右两侧说话,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让宝宝来寻找声源,训练宝宝的听觉。

  ● 触觉

  妈妈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掰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用大拇指轻柔为宝宝的小手做抚触,以掌心为中央向四周轻推,并且要经常性地把宝宝的大拇指从紧握的小拳头中抽出来。宝宝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要把毛线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质的玩具放到宝宝的手中,让宝宝接触不同的物体,训练宝宝的触觉。

  语言能力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讲话,为宝宝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

  当宝宝发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时候,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抱抱宝宝,或者亲亲宝宝。

  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会逗笑,妈妈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多逗宝宝发笑,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而且,一些观点认为:笑得越多的宝宝越聪明。所以,妈妈们,要常逗宝宝笑啊。

  社会行为能力

  妈妈要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宝宝按时吃喝拉睡的习惯。此外,妈妈还要和宝宝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喂奶的时候要和宝宝柔和地对视,要充满爱意地和宝宝交流。

  3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对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格外感兴趣,因此妈妈要经常亲亲宝宝,抱抱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宝宝会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

  4~6个月宝宝

  大动作

  ● 俯卧支撑

  训练宝宝用两只手撑起身体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头和胸部),妈妈可以先让宝贝趴着,然后用彩色的玩具或者会发声的玩具,在宝宝的头顶晃动,这样宝宝就可以用胳膊撑着身体,把头抬起来。随着宝贝月龄的增大,宝宝会逐渐用一只手撑着身体,另一只手腾出来够玩具。

  ● 坐

  4个月的宝宝可以训练拉坐,具体做法是让宝宝平躺,妈妈伸出手指,让宝宝握住自己的手指,轻轻一拉,将宝宝的头和肩膀拉起来,然后再让宝宝平躺,反复几次。如果发现宝宝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头竖直,妈妈就要过一段时间再来练习这个姿势。

  等到宝宝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练习靠坐,让宝宝靠坐在沙发上,一天2——3次,以后可逐渐减少靠垫的支持,让宝宝学着独坐。

  注:因为宝宝的骨骼仍在生长发育中,故不可长时间让宝宝坐着。一定要记得让宝宝劳逸结合呦~

  精细动作

  4个月左右的宝宝,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精细动作也在发展,特别是手部的,因此,妈妈在这个时候也要注意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妈妈在宝贝4个月的时候,可以抱着宝贝跳舞,培养宝贝的节奏感,一天2—3次。建议最好放一些音乐。

  同时可以在宝贝的周围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尝试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宝贝来抓握,训练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推荐玩具:

  拨浪鼓、摇摇铃。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不同的动作,比如摇、抓、拿等。

  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身体已经很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或者力气大的爸爸要常常将宝宝举起来,让宝宝练习蹬腿,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

  语言能力

  妈妈要随时随地教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宝宝多听,这样宝宝的语言发展会非常迅速。

  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应该面对着宝宝,这样宝宝就能看清楚妈妈的口型,表情,从而锻炼宝宝适应妈妈的表情变化。

  认知能力

  妈妈要抱着宝宝多照镜子,让宝宝认识镜子里的自己,促进宝宝主客体意识的发展。可以和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培养宝宝的反应灵活性。

  7~10个月宝宝

  大动作

  ● 独坐

  训练宝宝的独坐能力,妈妈可以把宝贝放在凳子上,让宝贝的双腿着地,用手扶着宝贝的大腿,不要扶宝贝的背,然后慢慢地撒开手,让宝宝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宝宝的周围,让宝宝转头寻找周围的玩具,训练宝宝的灵活性。

  ● 爬

  爬是宝宝动作发育的一个标志阶段,宝宝可以通过爬来移动自己的身体,扩大探索的视野。妈妈可以用玩具来吸引宝宝,让宝宝向前爬。有部分宝宝刚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向后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抵着宝宝的脚,使宝宝向前移动。

  ● 站

  妈妈可以扶着宝宝学习站立,练习的时候要让宝宝的两腿分开,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两分钟即可。每天练习三到五次。

  精细动作

  训练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比如让宝宝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妈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宝宝塞到嘴里。

  妈妈可以教宝宝玩鼓掌的游戏,让宝宝双手互拍,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另外,妈妈可以多准备几个玩具,同时递给宝宝,让宝宝学会把一只手里的玩具递到另一只手里。

  妈妈还要特意锻炼宝宝拿起、放下等动作。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扶着瓶子喝水,配合妈妈穿脱衣服等。

  推荐玩具:

  可以敲的鼓。宝宝用双手拍打的时候锻炼了宝宝的协调性。

  认知能力

  ● 视觉

  利用图片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多给宝宝看一些彩色的图片,并且告诉宝宝图片的内容。妈妈还要带宝宝去不同的环境,扩大宝宝的视野。

  还可以购买适合小宝宝的绘本,让宝宝一边看,一边讲给宝宝听。

  ● 听觉

  每天给宝宝听一段音乐,让宝宝感受不同的旋律、节奏等。妈妈还要鼓励宝宝用手拍各种不同的玩具,让他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语言能力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字词,因此妈妈要有意识地强化训练,一旦宝宝发这些音,妈妈就要表扬宝宝,亲亲宝宝,这样宝宝就更愿意张口发音,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妈妈要叫宝宝唱儿歌,儿歌的选择最好有带拍手、扭腰等动作,妈妈可以一边唱一边教宝宝做动作。

  社会行为能力

  这个阶段宝贝已经可以分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因此,妈妈要多带宝宝去接触陌生的人,避免宝宝怕生。另外,妈妈也要教会宝宝一些礼貌用语的动作,比如再见、谢谢等。

  继续教宝宝指认东西,如“爸爸在哪里”、“桌子在哪里?”等,让宝宝学会寻找和辨别不同的物体。

  11~14个月宝宝

  大动作

  宝贝扶着东西站稳

  宝贝会走路

  宝贝会跑

  精细动作

  宝贝借助木棍够东西

  宝贝拧开瓶盖

  宝贝盖上瓶盖

  宝贝搭积木,稳稳地能搭三块积木

  宝贝用勺子吃饭

  宝贝会翻书

  语言认知

  宝贝会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词的音,同时,当宝贝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有反应。

  社会认知

  宝贝对熟悉的人会微笑

  妈妈离开时宝贝会依依不舍

  宝宝对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

  宝贝会做再见的动作

  思维认知

  宝贝能指认至少三个以上的身体部位

  宝贝听到音乐会随着旋律扭动身体

  宝贝会脱帽子和袜子

  15~18个月宝宝

  大动作

  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妈妈还是要坚持让宝宝加强练习,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加强宝宝的走、跑能力的训练。

  妈妈可以带宝宝玩滑梯,上下楼梯,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发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掷皮球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臂大肌肉。

  精细动作

  鼓励宝宝多玩动手的游戏,锻炼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如给宝宝提供笔和纸,让宝宝练习涂鸦, 搭积木等等。

  认知能力

  教会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图形,与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让宝宝说出图片的颜色,形状等。教会宝宝区分衣服和裤子。

  比如:让宝宝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长短等关系,可以通过画画来教宝宝,画一条长的线,和一条短的线,让宝宝自己比较两条线的关系。

  让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生活中随时教宝宝分辨不同的颜色。

  语言能力

  当宝宝被问到几岁了,叫什么名字,男孩女孩的时候,可以回答出来。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妈妈交流;会背三首以上儿歌或童谣;会数到5以上;会模仿几个动物的叫声。

  19~24个月宝宝

  大动作

  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掷、用脚踢皮球,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会自己上滑梯并滑下来。妈妈可以利用玩具来训练宝宝走、弯腰、蹲下来等一连串大动作。

  比如:可以让宝宝去捡地上的玩具,并放到原来的位置,也可以和宝宝玩踢皮球的游戏。

  精细动作

  这个月龄的宝宝手部动作更加灵活了,会自己握笔自如地画画,甚至能画出直线,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会穿珠子,能搭4—8块积木,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会自己穿脱衣服。

  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掌握的词汇也丰富了,从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副词,并开始说词组和一些简单的句子。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看到一个东西,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等等。

  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尽量用短句,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语调,吸引宝宝的注意,而且一个故事要重复讲几次。

  认知能力

  ● 注意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集中注意力看电视、看图片、念儿歌、听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

  ● 观察力

  妈妈要注意训练宝宝对形状、颜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两个苹果,让宝宝来判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 记忆力

  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处于无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非常短暂。妈妈可以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来训练宝宝的记忆力,比如拿一个玩具,先给宝宝看,然后藏起来让宝宝寻找。

  社交能力

  家里来客人时,妈妈要教宝宝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等。

  妈妈还要鼓励宝宝与小伙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动给其他的小朋友玩,让宝宝学会分享。

  25~30个月宝宝的发育练习

  大动作

  宝宝行走已经非常稳健了,斜着走,倒着走,一高一低走都可以,另外,宝宝也能自如地蹲下,站起来,不再需要借助手的力量。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可以自如地奔跑,但常常因为速度太多,又掌握不住身体的惯性,会突然向前趴倒,不过妈妈最好不要制止宝宝,摔跟头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宝宝已经可以把球扔出100厘米远了,这个时候宝宝的臂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平衡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可以站在高的凳子上,向前走几步。

  精细动作

  宝宝会穿脱简单的衣服,也会拉拉链。妈妈要教宝宝学会简单的添画,会画直线、横线。这时要给宝宝准备一套橡皮泥玩具,让宝宝揉、搓、团等,来训练宝宝的手指灵活性。还要教宝宝简单的手工折纸。

  语言能力

  妈妈要教宝宝掌握量词的用法,宝宝常常会说成“给我一张花”,妈妈既不要嘲笑宝宝也不能为了逗宝宝而故意将错就错,而是要耐心地教宝宝正确的数量搭配。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己的感受。能听懂故事,掌握故事中一些词汇,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英语,比如看一些英文动画片,听一些英文儿歌,或者直接教孩子英文词句。

  社会认知能力

  宝宝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读一本书,因此妈妈要一个故事讲很多次。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会认一些简单的汉字和英文单词。

  宝宝有了联想能力,会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如看到一条曲线,会说这是水。妈妈不要干涉宝宝的想象力,要尽可能创作条件来培养宝宝的想象力。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来发展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妈妈要带宝宝常和小朋友玩耍,在宝宝与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妈妈不要干涉宝宝,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

  妈妈要经常和宝宝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来开启宝宝的创造性思维,比如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等等。通过游戏角色的扮演,可以丰富宝宝的情感,也可以促进宝宝语言、想象力的发展。

  宝宝能理解“一样多”、“相同”、“相等”等概念,能认识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且能点数1—6。

  31~36个月宝宝

  大动作

  宝宝的走、跑、跳等动作基本协调,妈妈要多带宝宝参加骑车、攀登、平衡木、投掷、游泳等活动,增加活动的难度,使宝宝的活动更加协调,更有控制性。

  精细动作

  宝宝在摆弄各种物品的时候,能运用各种技巧。

  语言能力

  宝宝喜欢听故事,儿歌,喜欢问问题,妈妈要常与宝宝交流,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妈妈要创设语言环境,让宝宝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和一部分汉字及英语单词,引导宝宝阅读简单的幼儿读物、绘本等。

  社会认知能力

  妈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上厕所,为宝宝入园做好准备。

  妈妈要给宝宝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宝宝体会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宝宝,让宝宝形成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性格;要让宝宝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宝宝能感知四季变化,景色的不同,妈妈应该利用大自然对宝宝进行观察力的训练,让宝宝了解季节更替、气候变化、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

  宝宝能认识餐具、玩具及家具,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宝宝能认识几种动物,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会指认前后上下方位,能点数5以内的数,认识几何图形。

  来源:生育全程服务微信公众号

  

返回图谱首页
服务图谱

  • 如何让幼儿爱上运动


      “爱玩”和“好动”是幼儿(学龄前的儿童)的两大天性。让孩子喜欢运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或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寓“动”于乐。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多和同伴们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获得成长。
      3岁以上幼儿
      体育游戏应以模...

查看详情>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多少


      前言
      铃铃铃~~
      工作人员:“您好!这里是三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
      家属:“医生,你好,我手机上收到了两条短信,内容说我的孩子有一个指标是弱阳性,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工作人员:“稍等,电脑系统帮您查看下具体情况!”
      工作人...

查看详情>

  • 家长不得不知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知识


      宝宝出生后,沉浸在幸福中的新爸爸新妈妈常常会听到医生这样的嘱托:“别忘了给宝宝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哦!”
      “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做了有什么好处呢?”各位爸爸妈妈们是否都充满疑惑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给各位爸爸妈妈们科普一下吧!
      一、什么是新生儿...

查看详情>

  • 新生儿48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小知识


      一、什么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在新生儿期,采用快速、简便、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生命、危害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残疾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检测。
      使患儿在未出现疾病表现前就被发现,作出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
      从而避免患儿重要脏...

查看详情>

  • 世界孤独症日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旨在于给孤独症人士各阶段需要的服务供给充足和各阶段服务的...

查看详情>

  • 1~36个月宝宝各阶段发育练习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果爸爸妈妈肯抽出一些时间
      陪伴宝宝成长
      对于宝宝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1~3个月宝宝
      大动作
      ● 俯卧抬头
      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
      ● 头竖直
      ...

查看详情>

  • 宝宝几天不拉屎、趴着睡,是“积食”吗?


      积食是中医里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口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

查看详情>

  • 市妇幼保健院举办集体儿童保健管理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托育机构卫生保健管理, 12月23-24日,市妇幼保健院举办全市集体儿童保健管理培训班,来自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负责人、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员110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授课老师们围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相关政策法规...

查看详情>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的 0~6 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 1 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应了解新生儿疾病 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

查看详情>

  • 新生儿疾病筛查内容


      1、“免费四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呆小症)
      苯丙酮尿症(PKU)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2、串联质谱技术筛查。 

查看详情>

  • 预防接种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0~6 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 3 个月的 0~6 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 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

查看详情>

  •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概述


      服务对象:各级各类助产技术住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
      服务内容:我市各级各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住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提供免费的4种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服务标准:按照《福建省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执行。
      支出责任:省...

查看详情>

  •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查看详情>

  • 预防接种概述


      服务对象:0—6 岁儿童。
      服务内容:对适龄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常规接种。
      服务标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及相应技术方案执行。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 90%以上。
      牵头负责单位:市卫健...

查看详情>

  • 儿童健康管理概述


      服务对象:0~6岁儿童。
      服务内容:为辖区内的常住0-6岁儿童提供13次(出生后1周内、满月、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岁、4岁、5岁、6岁各次)免费健康检查,具体包括: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开展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

查看详情>

  • 我市召开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7月31日,我市召开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市教育局局长涂林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我市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验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作了安排。
      会议指出,全面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明政办规〔202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三明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20日
      三明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实施...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贯彻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政办〔202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三明市贯彻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8日
      三明市贯彻落实“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实施方...

查看详情>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但自然界各种因素可能造成人体染色体的改变、基因突变以至于婴儿发生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这些疾病在新生儿期可以无任何异常表现,但如不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和治疗,可能给孩子造成智力和(或)体格发育障碍。为尽早发现和治疗,...

查看详情>

  • 预防接种证


      1.《预防接种证》是什么?
      《预防接种证》能完整记录孩子接种疫苗的品种和时间,在孩子入托、入园、入学或出境时,都需要提供《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哦。
      2.《预防接种证》怎么办理?
      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新手爸妈应带着宝宝出生医院提供的《新...

查看详情>

  •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接种前,需联系当地接种点了解预防方式、接种时间和其他需准备注意的事项;
      2.前往接种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有接种证的要携带接种证;
      3.需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近期健康状况,便于接种医生判断是否符合接种要求;
      4....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三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政办〔2020〕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健康三明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健康三明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

查看详情>

  • 预防接种常见知识问答


      1、问:什么是疫苗?
      答:是指为了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2、问:什么是免疫规划疫苗?
      答: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

查看详情>

  • 预防接种家长须知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为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为了保护儿童健康,请家长协助做好孩子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以下事项:
    ...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通知


      明政办〔2018〕8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143号),做好我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

查看详情>

  •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4-6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年可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询问上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饮食、患病等情况。(2)进行体格检查,对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做血常规检查和听力筛查。(3)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

查看详情>

  • 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需要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共8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询问上一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2)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3)进行每人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2016年12月,三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政〔20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现就《实施意见》有关重点内容解读如下: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实施意见...

查看详情>

  •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明政文〔2009〕20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三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三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妇幼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