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在统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上探新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近年来,三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动力,以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载体,聚焦“五大振兴”,聚力先行示范,奋力走出一条具有三明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截至2023年底,三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22元。
抓特色引导,促产业共兴
一是抓实特色优势打造。颁布实施全国首部种子生产地方性法规《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管理规定》,加强与上海、北京农科院合作,扎实推进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稻种基地”建设,4个县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先正达集团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评价连续7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二是抓好特色产业壮大。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竹木、现代种业等特色产业链建设,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已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8家、示范社246家、示范场229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明溪县、建宁县列入“福九味”中药材国家级产业集群。以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建设为载体,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去年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4.4%、52.3%。
三是抓好特色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沙县小吃、生态茶等特色富民产业,做强“土特产”文章,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市级统筹,打造“绿都明品”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三明蜜桔、大田美人茶、建宁莲子等一批知名产品,全市累计获评农业“三品一标”产品919个,推动400款优质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大市场,去年新增沙县小吃加盟店1253家、总数达4456家。
抓生态引路,促城乡共美
一是建宜居城镇。推进“三沙永”融合发展,加快生态新城开发建设,推进快速通道、生态旅游大道、闽江航道、亲水步道等通道项目,实施962个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小县大城关”建设,统筹建新城、修古城、管老城,提升城市便捷性、舒适性,形成泰宁古城等一批城镇建设样板。
二是美村容村貌。设立“三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引进上趣智业、跨界自造等12个台湾团队参与乡村规划建设,高质量抓好古村落、古街区、古建筑活化利用,加强村庄风貌管控,推动重要节点改造和亮化花化彩化,培育38条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和三元区小蕉村、沙县区俞邦村等一批精品村,三元区、泰宁县被列为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4个县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4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是守绿水青山。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开展鳗鱼养殖污染等专项整治,《常口村“两山”路径的生动实践》、金溪(将乐段)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今年来全市5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100%达标,优质水比例85.5%、同比提高9.1%。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全国首张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业碳票首次实现全国跨区域交易,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金额超17亿元,6项林改创新成果纳入中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林长制工作成效获国务院表扬激励,成为国家林草局点赞的林改“高产试验田”。
抓服务引向,促民生共享
一是推动基础设施下联。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设施向乡村延伸,8个邻县高速通项目、15个乡镇便捷通高速项目列入省级“两通”规划,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明段)、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加快建设,清流桐坑互通等项目建成投用,“福路贷”做法获交通运输部肯定,永安、泰宁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典型案例。去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338公里、铺设供水管网950多公里,全市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实现建制村以上区域5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乡镇邮政快递网点全覆盖。
二是推动公共服务下沉。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全民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推行轮流巡诊、远程会诊等机制,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96.5%,基层诊疗量占比提升至57.6%;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行“雏燕”关爱行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等特色做法,全市以“名校+农村校”模式组建总校81所,“总校制”改革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三是推动文化活动下乡。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市、县、乡、村阵地全覆盖,组织全市3.5万余名“文艺轻骑兵”下乡巡演,流动舞台车百场文化下乡活动获评中宣部“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500多个,全市4.6万多名农技专家下沉一线,培训农民13万余人次。
抓党建引领,促组织共建
一是创新“跨村联建”。聚焦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把深化“跨村联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全市成立223个联村党组织,覆盖869个村、占总村数的一半,实施联村项目175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占比近1/4。
二是创新“人才回引”。完善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制度,目前已建立6300余人的在外优秀人才库,累计回引选聘1100名退役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在外能人、大学毕业生等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等,所任职村村财平均增收6.5万元。
三是创新基层治理。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组织931个机关单位与1078个村级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帮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惠民实事1300余件。县乡联动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移风易俗,完善“一党委三中心(站)”、数字治理等机制,“边界枫桥”“乡贤共治”等做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数量全省最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