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

日期:2021-10-18 11:04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 | | |

  三明具有杂交水稻育制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优势。2015年以来,三明市以省政府支持打造“中国稻种基地”为契机,紧紧围绕“一园一站六工程”和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任务目标,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制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2%、25%,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

  一是优化布局,下好基地发展大棋。2015年印发了《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规划了“一园一站六工程”及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目标任务,明确了财政扶持、用地用电等优惠措施。2018年编制《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确立了“核心区-重点区-辐射区”三区布局。2021年印发《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推动建设7大工程15个重点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整合资源,夯实基地发展基础。鼓励和支持企业建成6家繁育中心。建成高标准制种田24.2万亩,建设种子加工车间10000平方米、低温种子库7800平方米、常温种子库18000平方米,购置种子加工成套设备37套。打造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题名。

  三是补足短板,打造种业发展高地。每年300万元支持企业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联合体,开展水稻联合体试验。对企业商业化育种、创新成果、融资上市等进行奖励补助。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招商行动,培育和引进先正达集团中国集团等产业链中、上游企业,补齐机械化制种、种子精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发展短板。科荟种业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的水稻种子企业,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

  四是搭建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出台科研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建设福建省水稻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建成沙县国家级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成为集稻种研发、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繁殖研究区、种质资源保护区、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禾丰种业、福瑞华安种业等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最强大脑”。首创利用烤烟房烘干稻种技术,有效解决雨天种子烘干问题。

  五是强化监管,筑牢基地品牌大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管八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管,规范种子生产行为。建成市县两级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5个,提升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宁水稻种子”获国内种业行业认可;泰宁县挂牌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种子出口量占全省的85%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