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 用“革新之笔”书写“健康答卷”——三明市推动医改再出发持续释放健康红利

日期:2021-09-24 17:10 来源:三明市卫健委信息科
| | | |
  

  三明市第一医院实时公布医院药品、耗材采购情况。(图片来源:三明日报)

  5年来,三明医改自迈入治未病、大健康阶段后,进一步探索拓展改革新路径,以组建总医院为载体,以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改革一直在路上。三明一刻不停探索守护群众健康的新路子,用“革新之笔”书写一份暖心的“健康答卷”。 

  8月30日,“健康答卷”新添一笔:三明市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更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9月6日,协议签署仅一周时间,中山一院副院长祁少海便带领首批专家进驻三明市,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在随后两周时间里,6名驻点专家通过开展疑难病例分析讨论、会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演示等方式不断在家门口为山城老百姓送来健康。 

  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仅是三明市推动医改再出发,持续释放健康红利迈出的又一扎实步伐。从斩断药品抽头、管好医院户头,到用好基金寸头、激励仁心笔头,再到减少病人床头、延长健康年头,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保障体系,三明医改正不断朝着全民健康再出发…… 

  “控费” 斩断药品抽头 

  曾经,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百姓多年的难题。“药罐子”老翁也不例外。 

  7年前,作为一名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沙县区金沙高级中学数学老师翁华,不仅每个月用光了医保卡的所有额度,还要自己贴钱。 

  “以前,我口服的瑞格列奈一粒要2元,现在只要1元;二甲双胍原来一片0.4元,现在只要0.07元,而注射的长效胰岛素也从每支200多元,降低到183元。”老翁感慨,自己不仅吃上了廉价药,也用上了放心药。老翁看病贵“包袱”的卸下,是三明市探索医药改革,“控费”斩断药品抽头的生动实践。 

  5年来,三明市整治虚高药价的步伐依然坚定:2015年,建立药品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2018年,完成首批70个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联合限价采购工作;今年5月,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在三明市落地实施,45种药品降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预计一年可为三明市患者节约费用1600万元。 

  措施“刀刀见血”,随着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加码的乱象被解开,三明市药品治病功能逐步回归。截至目前,三明市药品耗材费用支出相对节约124亿元。 

  药价虚高“水分”被挤出后,医生不再拿“回扣”,收入该从何而来?三明市给出的答案是腾笼换“医”。2015年起,三明市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向能者倾斜、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医改前,病人多、药代多,医生待遇低,积极性不高。医改后,职工薪酬待遇逐年提高。现在,我们的平均年薪比改革前提高了1倍多。”明溪县总医院医生陈丽双仅是三明市千名医生中的一个获益者。 

  实行目标年薪制后,三明市公立医疗机构在岗职工平均年薪由2012年的5.45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3.37万元,增加了1.45倍;其中,医师平均年薪由2012年的7.04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6.93万元,幸福的阳光随之照进了医生的心坎里。 

  “盘活” 用好基金寸头 

  在三明医改中,医保是撬动改革最为重要的“经济杠杆”。 

  改革前,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保业务分别由不同部门经办。有何弊端?重复参保问题时有发生,资源无法共享,资金分散管理,不利于监督和发挥聚集效益。 

  此时,医保的工作犹如攥着一千个线头,想要厘清“线头”,必须沉淀下来! 

  “三保合一”率先破题。 

  2013年,三明市在全国率先将原来24个隶属不同部门的医保基金经办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2016年,又率先将药品采购和医疗服务定价等职能统一到新组建的医保局,真正使三明市医保基金管理从“三分”格局走向“三保合一”。 

  “买药、用药和付费各环节由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由卫健部门和医院‘点菜’,医保部门负责采购和‘买单’,共同替百姓管好医保基金的‘钱袋子’。”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如此比喻。 

  医保管理摆脱碎片化和“九龙治水”的束缚后,医保基金也有了积累。但如何进一步有效“盘活”,成了市医改领导小组首要聚焦的问题。 

  为此,三明医改进入第三阶段后,便建立了区域健康管护组织,在所有县域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打破横、纵向壁垒,组建总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并明确健康管护主体为总医院,健康管护对象为所有打包管护的参保人员,健康管护的责任是提供医疗和健康管护,经济利益为医保基金按人头年度打包支付给总医院(医联体),钱随人走,结余留用,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尤溪县坂面镇坂面村村民老李就搭上了这趟医改“顺风车”。 

  9月9日,患痛风结石已10余年的老李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尤溪县总医院坂面分院就诊。“以前,看病换药都要去县里,既折腾又浪费车费。现在,家门口有县医院专家坐诊,还能享受医保报销,别提多方便。”好的医改政策让老李感觉很省心。 

  据统计,在赡养比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连续8年保持盈余,三明医保基金使用,正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驶去。 

  “预防” 延长健康年头 

  要使医保基金发挥更大的健康效益,必须让医务人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做到“左手做预防、右手开处方”,进一步延长老百姓的健康年头。 

  作为医保打包支付中明确的健康管护对象,永安市燕南街道建南社区居民郑秀桃便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这一健康红利。“我患糖尿病10多年了,以前看病一年要花1万多元,现在基本医保报销不花钱。而且,现在社区还会每年给我们定期免费体检,普及健康保健知识,让我很安心。”医护人员贴心的守护,让郑秀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 

  不止是患者,三明市的医务人员也正将“左手做预防、右手开处方”这句话从口号转化为实际。 

  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医务部、心内科主任张世袍对此很有发言权:“这几年,心内科住院患者明显减少。诊疗过程中,我们不仅为患者看病,还对他们进行健康科普,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的就是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 

  “医保打包支付制度,改变了我们原来以收治病人创费的治院理念,真正让医生主动做健康,减少老百姓的看病负担。”通过改革,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廖冬平切实感受到了医院能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5年来,随着三明医改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看病负担逐渐减轻,健康素养不断提高。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患者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就诊实际报销比例(含大病保险)分别从2016年的68.23%、57.66%,提高到2020年的75.02%和67.55%;2020年,全市人均医疗费用1678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9.02岁,提高至2020年的80.02岁,高于全国、全省人均预期寿命。 

  牢记嘱托,再启征程。推动新时代三明医改走深、走实之路仍在继续,全市百姓还将享受更多健康红利……

来源:三明日报

作者:刘莉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