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改研究会县域医共体服务站在尤溪县总医院挂牌成立
1月14日,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县域医共体服务站在尤溪县总医院挂牌成立。省医改研究会会长李红,副会长明强、李跃平,秘书长陈旻、副秘书长戴悦等一行人进行现场调研并参加了授牌仪式。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医改研究会副会长詹积富,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三明市卫健委主任肖世宣、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等陪同调研并参加了有关活动。
李红会长说,省医改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跟踪、发掘、总结、提升三明医改经验为己任。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三明医改继公立医院综合医改之后,又一基层首创的经验,而尤溪是这一首创经验的亮点所在。尤溪县总医院在全省43个县域医共体的试点中始终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成为推进基层综合医改、建立基层健康管护体系的先进标杆单位。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县域医共体服务站在尤溪挂牌,是省医改研究会聚焦三明医改、聚焦紧密型医共体、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她表示,在尤溪建立县域医共体服务站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尤溪经验进行提炼与提升,为省内其他试点单位提供实践样板;二是发挥服务站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将医改研究会的触角延伸到改革的一线,主动收集、整理、提升改革的信息,让理论研究更加接地气,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更强、更好地为改革服务。
服务站成立后,一是将重点开展县域医共体政策体系与制度框架的研究,二是开展总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的机制的研究,三是开展县域医共体推进机制、管理路径与方法的研究等。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让三明医改的旗帜高高飘扬,努力为我省医改研究贡献力量。
随后,李红、詹积富等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并为尤溪县总医院授牌。
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发表致辞说,通过这个服务站,省医改研究会可以给予三明更多的帮助与指导,让三明医改方向更明确,措施更到位,落实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改各项措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尤溪县县委书记杨永生表示,尤溪县将与省医改研究会合作、共建,把县域医共体服务站建成有影响力的服务站,成为县域医共体的研究平台,为医改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授牌仪式前,李红会长一行实地调研了尤溪县总医院全民健康管理部、医防融合办公室、乡村医生服务中心、医共体办公室、信息科、医保办等处,以及尤溪县中医医院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中心、糖尿病管理中心、治未病服务中心、周治忠专家工作室等处,了解尤溪县总医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具体做法。
以健康为中心——
打造医共体建设“尤溪模式”
从2011年到2019年,尤溪乡镇卫生院药占比从72.31%下降到45.45%、医务性收入从18.31%增加到了35.18%,县级医院药占比从45.19%下降至26.15%,医务性收入从18.49%上升至39.95%,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住院自付则从2024.88元下降至1267.33元;基层医疗诊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从2016年的66.28万上升至2019年的126.55万,县外转诊人数从1850人下降至1505人;2019年县级医院向下转诊人次上升至11112次……
这是记者近日从尤溪县总医院了解到的一组数据。尤溪县作为全国医改示范县,围绕“以三医联动改革为基础、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支撑、以资源高度整合为载体、以中西医并重为方针、以实现全民健康为目标”的改革思路,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尤溪县总医院,实现县域公立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打造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联盟,让百姓充分享受医改带来的就医便利与实惠。
包干县域医保基金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尤溪县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套财务、一体管理”的模式,组建紧密型医共体。目前,尤溪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30所,其中县级(总医院院区、中医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所212个。
2017年起,尤溪县医保基金按照“定额包干、超支自负、结余归己”的原则,采取“一组团、一包干、两确定”工作机制包干给县总医院。结余的医保基金纳入总医院医务性收入,用于计算医院工资总额,打破以往县内各级医疗机构竞相争取更多医保基金的“分蛋糕”状态,促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尤溪医共体内,实行C-DRG收付费改革,实现同级别医疗机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同病、同治、同质、同价”,激励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空间,减轻了患者负担,使医保经费得到了更好应用。
七统一
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效率
尤溪县总医院直管全县乡镇卫生院,通过全民健康管理站对公办村卫生所实行统一人事、财务、药械、业务、绩效、信息、养老“七统一”管理,提高了县域内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人事上,实现县级医院编内编外同工同酬。对中医人才实行县聘乡用,对乡村医生实行县管乡聘村用。
◆财务上,提高医共体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统一基层财务管理。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由总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出具财务报表。
◆药械方面,强化基层药品管理,配齐配全基层药品,药品统一平台进购。
◆业务方面,持续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县乡村医疗质量管理,加强临床路径开发及管理,提升县乡护理质量,对慢性病管理分类分标分级分片管理,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家庭医生,做实健康扶贫工作。
◆绩效上,医院工资总额按照“541”格局进行分配,乡镇分院实行绩效薪酬总额制度。
◆信息方面,建立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县级两家医院互联互通互认,加快建设县域12大中心建设,利用全省基层信息平台,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共享。
◆养老上,为公办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统一办理养老保险,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巧改薪酬激活力
医疗服务能力得提升
在尤溪,总医院设立了基层卫生科、基层医疗科、基层药品科、基层财务科、慢病科、健教科、远程培训中心等。在此框架内,尤溪县出台了县级医务人员驻乡、驻村管理办法,建立由分院业务院长、主治职称以上医生以及护理、药学、行政职能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下乡人才库,组建了驻乡驻村、巡诊、培训、督导4支服务团队,推动医疗资源、人才等下沉,加强医共体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此外,总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避开了原有薪酬分配与医院经济收入挂钩的绩效考核分配模式,更合理衡量医疗项目本身价值。此外,突破人事编制与聘用的界限,有利于实现同工同酬,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围绕县外转诊前10名病种和等级医院创建标准,尤溪县补学科短板,开展新技术项目,制定县级医院能力提升方案,通过重点建设和科技攻关,大力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除了医共体内部下沉帮扶补短板,尤溪还注重引进外部力量。据介绍,尤溪总医院发挥学科优势,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及四所附属医院建立省县医联体,从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教学能力、高水平医学人才和高层次专业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帮扶协作,重点推进11个临床重点专科和10大中心建设,全面提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