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艾滋病检测小知识(一)

日期:2023-09-12 09:51 来源:浙江省疾控中心网站
| | | |

  一、多长时间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如果受检者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能没有感染,也有可能正处于抗体检测窗口期,建议在发生高危行为3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艾滋病。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再发生高危性行为,检测结果阴性则可排除本次高危行为引起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确定检测结果阴性,也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健康,要坚持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二、高危行为后不久出现一些“急性期症状”,是否说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在高危行为后不能只根据发热、腹泻、肺炎、乏力、皮疹、鹅口疮等症状就断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唯一的诊断依据来源于实验室诊断结果。所以对于仅根据一些症状就怀疑甚至于断定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确认自身感染情况的唯一方法是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等专业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

  三、如果艾滋病病毒抗体经免疫印迹确认结果为阳性,是否就可认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病毒抗体免疫印迹确证试验的特异性非常高,常规用于确证HIV感染筛查阳性结果。如果18个月以上个体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免疫印迹确证试验结果为阳性,可认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是,如果受检者是小于18个月的HIV暴露婴儿(比如母亲是HIV感染者),体内可能还携带有母体的HIV抗体,不能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判定HIV感染,需要按照HIV暴露婴儿早诊检测流程进行HIV核酸检测试验。

  四、为什么艾滋病病毒初筛试验阳性还必须做确证试验?

  艾滋病检测要求尽可能不漏掉一名可能的HIV感染者,也不能对健康人进行错误诊断。一旦做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医学、心理和社会影响。因此,我国现行的HIV感染检测策略分为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两个步骤。筛查试验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确保检出样本中的HIV抗体和/或抗原。但筛查试验会由于各种干扰因素或操作错误等原因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为了准确判断感染、防止出现误诊,在获得筛查试验阳性结果之后还需要进行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补充试验,比如免疫印迹试验(WB)。医生根据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受检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做出最终诊断。

返回图谱首页
服务图谱

  • 福建省2024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4年7月(2024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2903例,死亡28人。本月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4年6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4年6月(2024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8467例,死亡22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

查看详情>

  • 出境游必备攻略:目的地国家的疟疾传播风险您知道吗?

      疟疾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病原体是疟原虫,主要通过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典型症状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计划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出境游的朋友们,均存在较高的疟疾感染风险,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国家疟疾传播风险非常重要。
      ...

查看详情>

  • 冬春季常见呼吸道感染及预防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全国各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词条频频登上热搜。有不少网友表示“上个月孩子支原体肺炎康复,刚好不久,这个月就又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前儿童呼吸道疾病激增的现象,主...

查看详情>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概述


      服务对象: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和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及相关人群。
      服务内容:及时发现、登记、报告及处理就诊的传染病病 例和疑似病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提供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知识宣传与咨询服务。
      服务标准:按...

查看详情>

  • 家庭预防艾滋病导引

查看详情>

  • 老年人预防艾滋病导引

查看详情>

  • 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导引

查看详情>

  • 企业预防艾滋病导引


      

查看详情>

  • 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导引

查看详情>

  • 科普园地 艾滋病检测小知识(三)


      一、通过口腔黏膜渗出液是否可以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通过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检测试剂,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采集样本,避免了血液接触,安全性较高。但目前这种检测方法还没有被用于自我检测,仍需要由专业人员...

查看详情>

  • 科普园地 艾滋病检测小知识(二)


      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前是否需要空腹、禁食等?病人在输血、手术、胃镜等侵入性检查前有无必要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试验基于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不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因而检测前不需空腹、禁食。病人在输血、手术、胃镜等侵入性检查和...

查看详情>

  • 科普园地 艾滋病检测小知识(一)


      一、多长时间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如果受检者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能没有感染,也有可能正处于抗体检测窗口期,建议在发生高危行为3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艾滋病。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再发生高危性行为,检测结果阴性则可排除本次高危行为引起的...

查看详情>

  • 枕边的Ta“不讲武德”,说自己有艾滋,该怎么办?


      浪漫的秋天,在天雷勾动地火的某一晚上,枕边的Ta突然跟你说:
      宝贝,我有艾滋病。
      除了心里一万个悲伤,“我要芭比Q了”“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两个想法在打架的时候,想要求助又不知所措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来来来,跟着小编大声背诵以下“逃艾”...

查看详情>

  •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23年版)》正式发布


      为响应“十四五”期间艾滋病高质量抗病毒治疗发展的需要,结合“十三五”期间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以及抗病毒治疗成功率均超过90%的现状、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名录的调整,艾滋病治疗领域相关科学证据的不断更新等情况,为进一步持续有效地开展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工作,中国...

查看详情>

  • 结核病易感人群如何预防发生结核病?


      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容易感染结核菌,感染结核菌后也容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这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或暂时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那么,结核病易感人群怎样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呢?首先,要努力去除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危险因素,如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等;其次,尽量减少在...

查看详情>

  • 如何预防儿童结核病?


      首先,儿童的结核感染多数来自家人或者教职人员,因此做好家人或者教职人员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上述人员中的肺结核患者,是保护儿童避免结核感染的重要方面。其次,如果上述人员中发生发现肺结核患者,应对其密切接触的儿童进行结核病筛查。对于检出的单纯性PPD强阳性反...

查看详情>

  •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对于肺结核病人而言,饮食方面根据个人的病情、体质等因素有所不同。对于肺阴亏损者,饮食以清淡可口营养丰富为好,常吃润肺生津止咳之品。如鲜藕、秋白梨、百合、蜂蜜等;避免吃油炸、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辣椒、花椒等,忌烟、酒。
      若痰中带血用鲜藕汁送...

查看详情>

  • 肺结核“爱”学霸!


      肺结核的小秘密
      肺结核是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结核分枝杆菌,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感染结核杆菌后大多数人进入潜伏感染状态,一生都不会发病,但是有少部分人在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发病。
      肺结核爱学霸
      学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学...

查看详情>

  • 肺结核患者须知一二


      由于肺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结核病的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疗程。
      不同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一般情况下)
      个别患者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不完成全疗程治疗,就会导致初次治疗失败,严重者会发展为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疗程明显延长,治愈率也会大...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3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7月(2023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7740例,死亡38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热、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3年6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6月(2023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7369例,死亡33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3年5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5月(2023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40971例,死亡31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3年4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4月(2023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3239例,死亡20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

查看详情>

  • 福建省2023年3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3月(2023年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4934例,死亡29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