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交锋 创新潮涌——“创响绿都 才绘三明”麒麟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日见闻
深秋的三明,绿意未褪,更添一份创新创业的热潮。11月4日,备受瞩目的“创响绿都 才绘三明”麒麟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迎来关键的“决赛日”。24个从工信、科技、清流氟新材料赛道脱颖而出的优质项目轮番登场,他们从各地奔赴三明,为创新而来,也为梦想发声。
7分钟路演展示加3分钟评委问答的竞赛机制,让每一支参赛队伍都必须在有限时间内亮出“真功夫”。大屏幕上,项目介绍与核心数据清晰呈现,选手们精神饱满地站上讲台,用生动案例阐述技术优势,以精准数据论证市场潜力,语速沉稳却难掩澎湃激情。
率先开赛的是企业组。“我们的轻质抹灰石膏砂浆以工业副产石膏为核心胶凝材料,具备高效找平、减重、调温等功能……”福建钢铁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火生在台上自信满满地阐述项目亮点。面对评委提出的“产品综合成本是否进行过比较?”“产品应用场景如何延展?”等问题,他从容应答:“相比于市场同类型产品,生产成本不仅能降低约50%,还能在生产环节减少碳排放……”
每一次的追问与解答,都是前瞻思维与市场现实的深度碰撞。上海铂瑞赛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凯带着“可控量产超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登台,这场问答与现场其他项目一样,没有纠结于过多细节,而是围绕“技术如何落地”“创新能否适配市场”等核心命题展开,让技术理念显露出更广阔的落地路径。
“这次参赛,收获远超预期!专家评委的点评一针见血,启发了我们在技术落地和融资规划上的新思路。”蒋文凯表示,大赛为参赛企业提供了与业界同仁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不仅让他们在技术理念上找到了共鸣,更在产业链协同上发现了更多合作可能。
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中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杨超。“专家评委的精准把脉,让我们在技术优化路径上豁然开朗。”他坦言,这种高质量的互动,让团队对扎根三明发展充满了信心。
破岩气体发生器、长寿命嵌入式硬质合金铸钉辊、智能旋转模切总成……大屏幕上,主题背景频频切换,创新“接力棒”也从企业组交到了项目组手中。
14个创意项目,带着破土而出的锐气,依次亮相:基于先进材料融合的高性能计算加速方案,试图重构计算芯片的底层逻辑;高透明耐高温氟基聚酰亚胺柔性光伏基板,为含氟新材料的未来能源形态提供了无限想象;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制备新技术,以绿色工艺突破锂电池核心材料的成本壁垒……
参赛团队用算法、用技术、用成果,把实验室里的创意“搬”到三明舞台,照亮这座绿都向“新”而行的远方。
此前在氟新材料赛道初赛环节中有着亮眼表现的闽江学院教授黄扬杰,带着更加成熟的技术方案再度登台。他手持话筒,短短几分钟的展示,讲透了技术优势,也勾勒出明确的发展蓝图。“我们现有生产基地近30家,计划明年增加到50家,实现全区域覆盖。”话语简短,却掷地有声。
事实上,黄扬杰此前已带领团队深入清流考察,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氟新材料产业集群让他眼前一亮,专家人才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更让他坚定了发展信心。他表示,目前正全力推动项目与清流产业资源精准对接,助力区域氟新材料产业发展。
这是一次创新火种与产业沃土的深情握手。决赛的思维交锋落幕,沉淀下来的是更为宝贵的反思启迪与新生的合作纽带。展示、互动、携手,这场关乎智慧、梦想与城市未来的对话,还将在沙溪河畔写下更长的篇章。(梁梦婷 通讯员 谢启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