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声”入基层
连日来,我市各地持续创新宣讲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各地坚持联系实际、贴近群众,将宏观政策与民生实际、乡土乡情紧密结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翔实的数据,生动讲述鲜活事例和触动心灵的故事,在深入浅出中传递理论高度,在回应关切中彰显民生温度,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重阳暖意浓,宣讲入民心。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永安市槐南镇洋尾村礼堂内座无虚席,我市“远山三人行”志愿服务队带来的“理论+文化”大餐赢得了村民阵阵掌声。
“有些乡亲可能觉得国家大事离咱们有点‘远’,目标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关系到各位长辈的晚年幸福。”市委讲师团干部阙树玉走下讲台,来到群众中间,以“加、减、乘、除”四字诀为主线,结合养老服务、医疗保障、文明乡风等身边事例,生动阐释全会精神。
“卫健系统带来的医疗服务,雪蔗地边修通的道路,幸福院里传来的欢声笑语,以及日益淳朴的乡风民风……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都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蓝图在咱们槐南、洋尾村的生动实践和温暖注脚。今后,咱们会有更鼓的腰包、更省心的看病、更便利的办事、更舒心的生活。”宣讲中,阙树玉将“抽象理论”化为“可感实景”。
82岁老人罗祥桃聆听宣讲后深有感触:“医保报销比例高,自己动了两次手术只付了40%左右医药费,全会说让生活越来越好,真是说到心坎里!”
同日,泰宁县下渠镇文化广场热闹非凡。“福小宣·‘泰’有理”理论宣讲队与梅林戏团、志愿者携手,将政策宣讲融入敬老主题活动。宣讲员肖剑一以“重阳话全会 幸福有方向”为主题,用“好日子有‘根’更有‘劲’”“小日子有‘盼’更有‘甜’”“大家园有‘和’更有‘爱’”的通俗表达,结合身边变化进行宣讲,将全会精神从“书面语”变为“家常话”,让老人们听得明白、听得暖心。
在建宁县,黄埠乡大余村的党员干部与村民代表围坐一堂,将全会精神与杂交水稻制种、建莲种植等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交流。村党支部书记余良怀细数变化:“‘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修到田埂边,农机耕种收全覆盖,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在大余村,宜居宜业的美丽村景正逐步变成现实,这些变化让村民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可感可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家倍感振奋、干劲十足。”余良怀表示,将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十五五”规划部署,让农业根基更稳、农村面貌更新、农民日子更红火。(吴文凯 徐艳群 李德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