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话成长”人才交流活动侧记
10月23日,从城区到县域,从茶香到木香,三明11个县(市、区)的人才驿站同步升腾起热闹的氛围。一场以“师带徒·话成长”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让资深骨干与青年人才跨越行业与年龄的界限,共赴一场关于成长、传承与未来的温暖约定。
沙县区东门古街虬城聚贤坊,青石板路映着晨光,一场庄重的师徒结对仪式拉开帷幕。省、市级技能大师们手持结对协议,与3名刚入职的青年一一握手、落笔。“这不仅是一张纸,更是把手艺交出去的放心,也是把希望接过来的责任。”中式面点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负责人俞子彦握着徒弟的手,语气里满是郑重。签约后,青年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积极提问,原本略带紧张的脸庞,也在职场解惑、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等话题讨论中渐渐舒展。
清流县青创人才之家则采用了“接地气”的小组恳谈模式。来自东莹化工、中欣高宝的技术骨干与青年们围坐一起,分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具体事例中的艰辛、成就与抉择智慧。
“活动打开了青年人才培养的新视角,让我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企业育才的重要性。”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严治明在交流后表示,未来将推动更多青年人才与资深骨干结对,让经验传承助力人才成长。
同一时段,三元区红印山1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展台前人头攒动。茶艺师指尖翻飞冲泡出醇厚茶汤;木工师傅手持刻刀雕琢出精致纹样;焊工、电工的技艺成果整齐陈列……青年人才驻足惊叹,直观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技能讲座上,省级技能大师从行业前景讲到职业发展路径,台下青年认真记录、踊跃发言,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与地方产业特色的深度融合,更是让这场全市联动的活动焕发多元色彩:大田县美人茶人才驿站内,茶香袅袅,制茶大师、茶产业人才围绕美人茶的制茶工艺、品牌打造等维度进行深度分享,引导青年人才在思路碰撞中寻找答案;建宁县行政服务人才驿站里,企业负责人剖析莲产业脉络,老工匠演示传统莲加工技艺与现代设备的结合,为青年人才提供从宏观战略到微观实操的全方位指导;尤溪县融媒人才驿站中,省级技能大师聚焦红鹿根艺这一地方特色技艺,分享作品打磨细节与传承故事,同时发布实践任务邀请青年人才参与工作室项目,推动技能学习从“听”转向“做”……
“师带徒”的模式嵌入一方水土的发展脉络,传承便有了更接地气的生命力。“以前总觉得‘学技能、谋发展’要往外地跑,如今听着老师们讲述如何把本地特色产业做细做深,我才明白,家乡的水土里就藏着成长的机会。”参与活动的青年人才代表潘慧敏坦言,这场活动让她更加坚定了在本地扎根、为家乡产业发展添力的决心。
11处不同的交流场景,拼凑出一幅三明全域人才协同成长、产业与人才共兴的暖心底图。近年来,三明始终以“整合资源、延伸服务、长效赋能”为导向,通过人才驿站联盟,常态化为各行业领域人才搭建多元立体的交流平台,让人才互动不再局限于单次活动,而是演变为一种可持续的成长生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梁梦婷 温玉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