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三协同”赋能双节假期文旅经济
“在三明做客 秋韵满人间”系列活动刷屏社交平台;沙县东门古街、泰宁古城等景点客流再创新高,红色文旅与生态风光圈粉无数;重点监测景区国庆首日接待游客人数及增速双双跻身全省前三……国庆中秋假期,“绿都三明”热度不断攀升。
这份亮眼的传播成绩单,源于双节假期前我市持续打造的“三个协同”宣传矩阵,让三明文旅故事既鲜活生动、声量十足。
部门协同——跨领域联动 让特色活动“活”起来
打破以往宣传活动“一家独唱”限制,我市构建“宣传+文旅+网信”协作机制,将宣传嵌入140场文旅活动全流程。
前期,三方共同研判传播热点,文旅部门梳理出“非遗+美食+风光”特色活动清单,网信部门锁定“民俗体验”“夜间消费”等传播关键词,融媒体中心量身定制分阶段宣传方案。
打开“聚焦三明”微信公众号,节前宣传成为各地游客探索三明的“金钥匙”——从沙县东门古街的非遗踩街“肩上生花”、花灯舞民俗巡游,到泰宁古城的“泰宁晚茶”美食嘉年华,再到大田大仙峰·茶美人景区的“茶香龙舞”非遗进景区活动,将文旅活动亮点提前融入宣传脚本,确保“活动未启、宣传先行”。
宣传过程中,文旅部门实时提供景区客流、活动动态等鲜活素材;网信部门监测热点数据、优化传播策略,指导自媒体与主流媒体形成宣传合力,共同营造网上宣传氛围;宣传部门则统筹传播内容、快速转化热点,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宣传闭环。
线上线下协同——沉浸式联动 让游客体验“实”起来
“原来三明的夜这么美,这抹熟悉的夜色,是能勾起乡愁的那片光……”10月7日,聚焦三明视频号发布的三明夜色短视频,在《我爱你,中国》柔美的背景音乐中,激起游子的浓浓乡愁和市井烟火气的升腾。仅一天时间,视频便获得了近万的转发量。
这样“线上引流+线下落地”的双向联动,不仅让宣传不止于内容输出,更能带动游客参与体验。
线上端,宣传内容围绕各地特色活动打造传播爆点。其中,重点打造的《云游三明》短视频合集,构建“云打卡”三明景点的沉浸式体验,依托三明日报视频号形成传播主力,该合集上线后点击率持续攀升,点击量超百万。同时,推出《国庆中秋哪里去》系列趣味攻略,《中秋国庆非遗活动大公开!快来解锁三明非遗新玩法》《秋游三明直接冲!20+新产品、新玩法,露营、非遗、赏秋全都有》《假期从一场悠闲漫游开始吧!在三明这些宝藏民宿解锁“下午茶+松弛感”》等原创攻略,摆脱传统攻略枯燥感,针对不同人群“定制”特色各异的“玩法标签”,让三明游更创新、更有趣。
线下端,“素材收集+情感传播”并行。利用通讯员抓拍假期期间景区素材,通过融媒作品二创反哺线上。开设“笑颜为祖国绽放”专题,融媒体中心记者用镜头记录游客笑脸,制作成融媒作品,让宣传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成为连接游客与城市的纽带,让游客的真情实感成为城市最好的传播“名片”。
市县协同——全域化联动 让县域亮点“聚”起来
依托全市宣传力量,完善11个县(市、区)“全域一体”传播网络,让县域特色成为全市文旅名片。
市级宣传平台发挥统筹优势,与县域宣传队伍密切配合,将各地精彩场景转化为优质宣传内容。泰宁古城夜幕下的大金湖精酿啤酒、美食盛宴,经打磨后成为“夜游三明”的代表素材;将乐“沪明共庆 气聚将乐”气球艺术嘉年华——数十万颗环保气球打造的梦幻王国,通过市县平台联动推送,成为亲子游群体的“打卡热点”;尤溪洋中百桌宴席绵延铺开的热闹场面,经市级平台转发后,“草根狂欢”的魅力辐射全省。
县域平台同步传播市级优质内容,形成“市县互推、亮点互融”的局面,推动沙县城区宾馆“一房难求”、泰宁大金湖景区人气爆棚,让全域文旅热度持续升温。
好的宣传带来正面影响,成就了假期文旅经济的生产力。从非遗传承到美食寻味,从音乐狂欢到梦幻奇遇,“三个协同”文旅宣传模式,既扩宽传播广度,更传递出城市温度,成为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邓怡虹 陈 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