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日期:2025-09-15 08:40 来源:三明日报
| | | |

  近日,宋纬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讨会暨民间青草药应用培训班在我市举办,来自省内外知名青草药研究专家及100余名中医药同仁参加学习交流,进一步推动了青草药的传承发展、科学应用与普及推广。

  这仅是我市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我市以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持续推动中医药在康复治疗、慢病防治、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发展,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三明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局,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三明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谋定发展方向;明确政府投入边界,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医保支付倾斜政策,健全补偿机制;将中医中药列入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年薪考核,创新性设定中医类项目医保费用支出占比硬指标,强力推动中医诊疗服务开展。

  在夯实基础方面,新建三明市中医院,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推进县乡中医药服务同质化;在3个乡镇试点建设中医“治未病”乡镇并逐步推广;探索中西医协作模式,建立综合医院临床科室邀请中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开展综合医院中医平台科室建设。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建有中医医院,14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建有村卫生所中医阁345个。

  在政策扶持方面,对部分中医非药物疗法执行医保零起付线、80%报销,年度支付限额由0.3万元大幅提高至2.6万元;率先增设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提高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价格,将中医诊疗辨证论治费纳入医保;将薪酬分配向中医药人员倾斜。

  在突破瓶颈方面,创新财政保障,健全中医投入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支撑;促进中西融合,构建协同发展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将中医药人才招聘列入考核硬指标,出台《三明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人才梯队培养及人才平台建设;推进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实施“三医一张网”工程,构建多学科融合科研平台,加大中医药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在借助外力方面,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合作共建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立共享中药房,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AI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逐步在全市推广应用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效率与质量。

  在传承经典方面,持续加强国家、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中医四大经典应用培训;加强民间草医药研究与收集,编撰出版《三明老药工炮制经验集》等书籍;深化本地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成立三明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搭建三明中医药数字资源平台;通过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药课程、家庭中医养生讲座等,提升全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黄宝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