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数字经济平台建设迈大步
9月3日,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额突破50亿元,交易标的综合溢价率13%,为市场主体累计实现溢价增值和节约资金3.9亿元。这标志着平台逐渐发展成为数字经济业态明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性数字经济平台。
2022年9月,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下称沙县农交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提供线上竞价、系统维护、资金核算等专业交易服务,成为全省首个市场化运作的区域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也是三明市唯一一个经福建省地方金融局批复持有牌照的交易场所。
去年6月,市投资集团设立“福建两山生态产品交易有限公司”,与沙县农交中心形成“一套人马、两个平台”运营架构,两山公司作为市场前置服务平台,从事客户对接、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代理服务等业务,除了沙县、三元两区直接在沙县农交中心交易外,两山公司还与各县国企建立合作关系,先后成立永安、尤溪、建宁3家子公司及6家县域分公司,构建市县两级国企联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全域“一张网”交易的商业发展模式。
紧跟数字经济平台的技术发展趋势,平台整合现有的林权、农权、种业、生态产品4个交易子系统,建设“一网交易”生态产品综合服务平台,不仅展现了数字的跨越,更有三明致力于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自成立以来持续研发推出交易新品种,平台从最初以林权、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等4个交易品种,拓展至林票、碳票、涉农知识产权、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体经营性资源、小型水利设施、农村小微工程、农林实物、国有经营性资产使用权、农业社会化服务等20个交易服务品种。
其中,林权流转是最大的特色品种,涵盖林地经营权流转、林木所有权流转、造林开发、涉林物资采购、营林管护等林业全要素全产业链,成为全省最大林业要素专业化交易市场。平台林业类项目累计成交额达27.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56%,实现溢价增收及资金节约累计3.09亿元,综合溢价率达14.8%。
平台发挥双边市场特性和网络外部性,从最初仅在三明市内聚焦沙县区不足50个村进场交易,逐步扩展至现在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405个村进场交易,再到延伸至泉州永春、江西资溪等周边地区,构建起辐射闽西北、联动赣东南的跨区域交易服务网络,有效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已吸引全省8个地(市)、54个县(市、区)200多家林场(林企),405家村集体进场交易,拥有活跃客户近6000名,累计引进市外交易资金近9亿元。
在平台原有信息传递、交易撮合等基本功能外,新增金融服务、代理服务、评估拍卖等全链条服务,构建“交易+服务”的闭环体系。特别是在金融赋能方面,与上海交易集团合作,创设具有金融属性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这一交易品种,目前全市已制设40宗、交易16宗,总成交额达3451.52万元,列入2025年全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项目,还成功入选全省唯一的省金融创新一类项目。同时还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交易客户提供“林易贷”“易林贷”等金融产品48单、近6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交易客户资金筹措难题。
目前,平台拥有743家市场供方、5100家市场需方及1.81万名意向投资人,产生35万条交易数据,这些核心数据资产价值有望超500万元。平台功能实现从交易服务向数据价值运营的深层跨越,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重塑企业资产结构与赋能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陈 渴 通讯员 林 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