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邮易办”模式破解基层办事难
“以前申请水果道路运输专项手续,得起大早赶去县城,来回半天,果子都没工夫摘。现在好了,镇里邮驿站就能交材料,审批文件还能直接寄到家!”8月29日,建宁县里心镇双溪村的果农李程宏刚办完农产品运输许可,语气里透着轻快。正值黄花梨、猕猴桃上市旺季,这样的便利,对他来说实实在在。
李程宏口中的“邮局能办事”,正是我市正在推行的“邮易办”服务。一批乡镇邮政网点,悄然挂起了统一的政务便民标识,成为基层群众“最近的距离、最暖的窗口”。
如何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不让群众为一纸证明翻山越岭?去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创新联合邮政系统,整合政务服务与邮政网络,把综合窗口直接设进乡镇邮政网点。群众办社保、民政、村建等常见事项,再也不用跑远路。
在建宁县均口镇,均口村村民宁凤香在取快递时发现,邮驿站多了个“政务帮手”。工作人员帮她视频连线县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远程办结了报销申请。“真没想到,取个快递的工夫,事也办妥了。”她笑着说。
而对于官常村行动不便的揭大叔来说,“邮易办”带来的则是上门的温暖。工作人员主动走进他家,帮他准备材料、办理低保业务。“政策送到家,我们老人心里热乎乎的。”他说。
“邮易办”不只是“多挂一块牌子”,背后是一套严谨的服务机制。我市明确“邮政授权+乡镇授权”双线管理,对服务人员开展系统培训,确保材料审核、系统操作、政策解答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事项清单清晰可见,扫码即得指南模板,简单事项前台受理、复杂审批后台流转,结果邮寄到家或网点自取——形成“受理-审批-送达”服务闭环。
为确保服务质量,网点“邮易办”业务纳入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实行“一事一评”,绩效挂钩、双向考核。线上政策同步推送、线下定期集中培训,让服务跟得上政策变化,也更贴近百姓真实需求。
数据最有说服力:推行以来,“邮易办”平均为群众单次节约交通成本约10元,偏远地区办事耗时从2小时压缩到30分钟内,办事跑动次数减少超八成,受理事项的群众满意度达100%。
目前,全市已在建宁、将乐、泰宁三县开展试点,累计服务群众2300余件,其余8个县(市、区)也正稳步推进网点建设,预计2025年底前全面投用。
从“群众跑腿”到“邮政跑路”,从“窗口审批”到“家门口帮办”——“邮易办”办的不仅是事,更是民心。它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便民服务,就该走出大厅、深入乡村、融进生活。(徐尔文 付哲文 通讯员 毛荣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