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入选全省唯一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近日,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重大突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将获得2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为我市打造区域特色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此次中央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我市组织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重点聚焦提升中医医疗技术水平、构建“十百千”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完善“三医”协同的中医药发展机制等关键领域,旨在系统集成有效经验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我市持续高位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不仅出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深化医改中医药试点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福建省政府合作重点任务,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局全覆盖,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建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跻身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国考”排名第18位;11个县(市、区)实现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其中沙县区、宁化县中医院入选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中医类医院“国考”前100名,4家中医医院跻身2024年福建省公立医院满意度前五;14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324个村卫生所中医阁全面建成,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专科与人才建设同样成果显著。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在建中医重点专科1个、全国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4个,以及7个国家级、25个省级农村中医特色专科。人才队伍方面,我市现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3人、中医药行业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人、中医护理骨干人才4人;柔性引进广安门医院高层次团队,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18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参与传承工作;省名中医1人,98人入选省级师承项目,市名中医14人。每万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6.4人,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技能竞赛中,我市选手屡获省级团体及单项大奖,2人获评“福建省金牌工匠”,6人获“三明市五一劳动奖章”。
此次获批示范项目并获资金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加速建成区域示范标杆。(朱丹宇 通讯员 吴宜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