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三明文旅市场热度飙升
特色活动激发消费活力
“来了尚书第才知道,这里有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城!”“就算排队也要来看甘露岩寺,值!”在泰宁各个景区游人如织,惊叹声此起彼伏。
“我们一直想来桃源洞看看,上学时就读过关于这里的文章,心里早就向往了。”漳州游客邹女士笑着说。
“在山脚下听音乐的感觉太棒了!不仅享受了美妙的旋律,更珍惜和女儿在一起的温馨时光,爬山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夜爬麒麟山的张女士母女开心地分享,为完成今年“触摸100次麒麟”计划中的第39次爬山,偶遇这场麒麟音乐会。
5月6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225.97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5.47亿元,以亮眼数据彰显文旅产业强劲复苏动能与创新发展潜力。三明市文旅系统统筹安全生产与市场服务,以“温情‘五一’,‘乡’遇三明”系列文旅活动为核心,持续供给优质文旅产品,推动市场热度全面升温。全新亮相的三明城市吉祥物“明明”文创产品,以活泼形象与文化内涵提升城市辨识度,成为假日文旅新亮点。
假日期间,三明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市民与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各大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及乡村旅游点迎来客流高峰:泰宁金湖丹霞奇观、永安桃源洞人文景致、尤溪侠天下沉浸式武侠体验等特色景点吸引大批游客打卡;麒麟山音乐荟、清流草原露营大会等年轻化活动点燃消费热情;泰宁古城夜游、九龙潭光影秀等夜间项目更是激活“月光经济”,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非遗“潮妆”出道,国潮“C位”出圈
假日期间,全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引擎,掀起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交织的文旅热潮。通过多元非遗展演、沉浸式场景体验及特色民俗活动,为游客打造深度文化旅游新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
在“非遗+”创新融合的浪潮下,文旅场景实现多维升级。文博小镇将传统擂茶技艺融入“古韵新潮”消费场景,让游客在体验非遗制作的同时感受现代文旅魅力;天鹅洞景区推出“地心探索·放肆趣野·非遗体验”项目,将地质奇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巧妙结合,成为假日出游的热门打卡地;泰宁古城以“经典IP+非遗国潮”为亮点,通过“白蛇传”扮相巡游、传统打更、山歌擂茶及汉服秀等街头表演,让历史底蕴与新潮玩法碰撞出别样趣味,为古城游览注入全新活力。
非遗表演成为假日文旅的吸睛焦点,现场热潮涌动。泰宁古城作为非遗展演核心阵地,接连举办上青古乐、泰宁山歌等专场演出,让游客在悠扬韵律中领略本土文化精髓;沙县东门古街的“肩上好戏‘游’东门”以惊艳技艺引发观众惊叹;永安大腔戏走进景区、建宁“璀璨非遗 魅力建宁”展演、清流“非遗瑰宝入街巷、五一共叙文化情”等活动同步登场,通过鲜活的艺术形式展现非遗的魅力,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非遗美食则以舌尖上的魅力,点燃游客的文旅热情。“四季三餐 慕‘明’而来”三明美食旅游一日小红书线下快闪活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IP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尤溪露天百桌宴、沙县小吃文化城美食嘉年华等活动火热开展,景区内特色小吃摊位前排起长龙。从传统小吃到宴席盛宴,游客们在品味地道风味的过程中,深度体验三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美食成为串联文旅消费的重要纽带。
乡野“趣引力”拉满,乡村旅游“热得发烫”
“五一”假期,各地乡村深挖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优势,创新推出非遗民俗、乡村研学、露营休闲等多元化文旅产品,以丰富业态解锁乡村旅游新玩法。这一举措吸引众多游客逃离城市喧嚣,奔赴乡间开启“乡村漫步”治愈之旅,推动乡村旅游热度节节攀升。
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建宁高峰村荷悦山庄举办的“五一”田园狂欢节、上黎村开展的“牧歌田园·乐享自然五一嘉年华”,将诗意的田园景致与趣味活动巧妙融合,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田园体验的盛宴。与此同时,宁化新田冰臼露营基地、三元幸福时光、沙县俞邦慕野小镇等乡村露营地人气爆棚。游客们在此品茶观景、户外烧烤,深度体验“休闲+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带来的多元魅力。这些乡村旅游项目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凭借亲近自然的优势,成为假日旅游消费的热门之选。
乡村亲子研学市场热潮涌动。明溪翠竹洋推出“探秘火山口,亲子奇妙行”,带领亲子家庭探索地质奇观;尤溪半山村半山通海微雕馆开馆后推出微雕研学活动,让游客领略传统工艺的精妙;清流初心小镇举办的“五一亲子成长营”,通过趣味互动课程增进亲子情感。各类研学活动将自然探索、文化体验与亲子互动有机结合,让众多家庭在游山玩水间感受乡村奇妙的韵味。
乡土文化体验活动亮点频出。永安五一村举办的“五一村过五一节”活动,以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等特色内容,为游客呈现一场极具地方风情的文化盛宴。沙县昌荣村推出的“福见畲乡·添福添彩”主题活动,则围绕千年古松祈福、趣味投壶、畲族刺绣、拓“福”等传统习俗设计互动环节。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能沉浸体验浓郁的乡土风情,又能感悟传统文化,收获一段难忘的乡村回忆。
文化“能量站”,文博演艺“嗨不停”
“五一”假期,全市紧紧围绕游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匠心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深度融合发展新台阶。
在文化活动领域,各类演出与互动项目亮点频出。“周末戏相逢”将福建优质文化文艺资源输送到基层,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庆五一”梅林戏文化惠民公益性演出、福建省非遗地方剧种/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以及庆五一采茶戏专场演出轮番上演,以传统戏曲为纽带,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两岸童玩文化交流市集的举办,不仅为孩子们搭建起欢乐互动的平台,更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融互通。
文博展览同样展现出非凡魅力。市美术馆推出“讴歌伟大祖国·赞扬和美家乡”——福建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展(三明巡回展),集中展出农民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从独特视角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市图书馆举办的“五一”劳动模范主题书展,通过专题图书、影像资料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窗口。
音乐活动更是为假期增添了无限活力。“‘乐响五一 音为有你’迎五一流行音乐会”“‘半山转角·乐动五一’音乐荟”“‘劳动美·音乐有你’流行音乐会”“‘FUN肆开场’草坪音乐活动”等接连举办,一首首经典与流行兼具的歌曲轮番唱响。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激发起游客们的澎湃热情,让整个假期沉浸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之中。
“悠游”享康养,旅居成“新宠”
假日期间,三明精准把握游客对康养度假的旺盛需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资源优势,推出多元康养产品,以生态、文化、娱乐相融合的特色体验,吸引大批游客共赴“疗愈之旅”。
清流县率先以温泉与生态资源为核心,打造沉浸式康养场景。天芳悦潭温泉度假区推出假日福利优惠,同步呈现佤族歌舞表演及趣味互动活动,将休闲娱乐与温泉疗养结合,酒店客房提前2周便预订一空;沙芜大草原、李家冷泉等地成为避暑嬉戏的热门地,游客在此释放压力、亲近自然。将乐县则创新推出“森系疗愈+文化沉浸”的双重体验模式,龙栖山景区融合“森氧疗愈+创意手作”,玉华天源大酒店推出康养特色餐食,让游客在绿意中放松身心的同时,感受文化与美食的滋养。三元格氏栲景区凭借参天栲树与古藤交织的生态景观,成为天然氧吧,吸引游客漫步、骑行,畅享高浓度负氧离子带来的身心疗愈。
数据印证了康养旅游的火爆态势。尤溪桂峰古村落景区、古溪星河景区、九阜山、侠天下景区等康养类景点,假日游客接待量较上年同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充分彰显了三明康养旅居市场的强劲吸引力与发展潜力。
“五一”假期,三明文旅市场通过多元融合,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实现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明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文旅体验,推动文旅产业持续繁荣。(罗丽榕 通讯员 肖万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