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一直在路上—— 我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侧记

日期:2023-10-29 12:57 来源:三明日报
| | | |

  眼下,走进位于三元区小蕉工业园的福建台明铸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桶桶冒着白气的铁水被运往浇铸车间,通过离心浇铸,制成铸铁管向市场销售。

  去年4月起,三钢集团正式接管台明铸管,由此翻开台明铸管发展的崭新篇章。生产经营向新阶段迈进的同时,企业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原来,仅有一个水厂供给小蕉工业园工业和生活用水,日供水量3700余吨,由于前端进水量少,受供水管道口径限制,当遇到无雨天气时,园区常常遇到断水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生产活动。

  企业有困难,部门来帮忙。市工信局结合主题教育,成立企业服务专班,深入重点企业、行业一线“把脉问诊”,以“一企一策”的精准帮扶,实施月跟踪、季协调,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合力促进既定事项逐一落实。

  台明铸管副总经理林如全告诉记者,企业日用水量在300吨左右,用水已成为制约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工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查后,提请实施小蕉片区第二供水工程杉板坑引调水工程及沙坪水库清淤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水”,预计明年8月底前完工。

  除了硬件设施外,软件配套同样让林如全感到满意。随着铸管产量的提高,如何拓展市场成了当务之急。2月底,在市工信局的牵头下,企业参加了产品供需“手拉手”专场对接会,通过与各地钢材经销商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进一步打响台明铸管品牌影响力。

  “我们面对面与政府部门反馈问题,他们收集、追踪,实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难痛堵’问题,这种有为、有位的政商关系,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优化,也让我们做大做强做优更有信心。”林如全说。

  拓宽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才能打开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沪明对口合作正是契机。在三洋浆纸装备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红火。总经理许本棋介绍,企业目前已完成税收900万元,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争取今年全年税收完成1300万元。

  数字的背后,是工信部门搭桥引线、深化沪明对口合作的亮眼成绩单。市工信局前后带来多批上海客商,组织该公司代表赴上海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公司借此和上海东方电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久前,市工信局带领该公司对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帮助企业打开风电装备高端市场,畅通供需“循环”。

  翻开市工信局广泛收集的企业需求清单,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内容、处理进度、负责单位等项清晰分列,这是我市工信部门全力为企业办实事的生动注脚。

  “我们不断优化与企业诉求收集渠道,与市委组织部共同推出‘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集问题收集、分解、分派、反馈、督查于一体,完善跟企业构建的沟通交流机制,做到了‘企业有诉求,政府有响应’,不仅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收集企业对政府的意见建议,拉近了政商间的距离。”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罗志晔说。

  服务企业一直在路上。我市出台《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开展企业党支部赋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强化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做好政策对接、兑现,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助推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陈 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