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推进三明乡村振兴再出发

日期:2022-03-30 08:17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 | | |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调研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这一重要嘱托,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的工作部署,着力发挥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奋力谱写新时代三明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针对农业大而不强问题,着力在产业发展机制上求突破。三明是福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等5大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700亿元,但农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足。为此,我们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行动,引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完善“小农户”与“大市场”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和利用好绿色品牌,走绿色发展路子,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三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宁县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县;获批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先正达中国、正大集团、温氏集团、明一集团、永城集团、安井集团等行业龙头在我市投资兴业。

  二、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着力在人才回引机制上求突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此,我们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重点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回引729名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选聘15名厅级、77名处级退休干部回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加快培育“新农人”群体,成立三明市新农人协会,发展会员102名。

  三、针对治理水平不高问题,着力在乡风文明机制上求突破。三明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深入三明调研时指出,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我们着力将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导入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实施文明乡风塑造行动,探索创新“123”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建设“百姓说理之家”等,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市建成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1个实践所、1926个实践站,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四、针对美丽乡村成色不足问题,着力在乡村建设机制上求突破。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既关系社会文明程度,又关系群众幸福指数,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机统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为此,我们始终立足三明生态底色,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原则,持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全面推行“两统筹、两统管”机制,探索推行“房长制”七项具体工作,着力提升美丽乡村成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谋划推进38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力争年内建成12条以上“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

  五、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着力在基层党建机制上求突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农村党建引领行动,持续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全面推广“居民夜谈会”制度、农村党员“带富先锋”工程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全市173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2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六、针对返贫致贫问题,着力在探索共同富裕机制上求突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我们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施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行动,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努力补齐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短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重点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对象,定期核查,动态清零。同时,完善农村相对贫困家庭“239”精准帮扶机制,识别相对贫困家庭2943户9794人,创新“151”教育扶贫、“124”医疗健康扶贫、“1432”住房安全保障等机制,在做好相对贫困人口纾困工作基础上,积极申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供三明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下一阶段,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