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全市1746个村(场)均完成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登记赋码率达100%,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145.34亿元,较改革之前增加46.29亿元,确认成员数2252899人,发放股权证521798户,占应发股权证的97.8%。
二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3.4万户,农户颁证率达98.6%。永安市入选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沙县承担我省唯一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已制定延包工作操作规程、制定程序类文件,并批复4个试点村延包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82万亩,比2019年底增加0.8万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32.6%,并培育规范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农民合作社20家。
三是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初获进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指导意见,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联合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地票”“房票”改革,推进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试点。沙县夏茂镇成立全省首个乡镇产权服务中心,将乐县成立高唐镇土地整备投资有限公司,两地试点获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授信额度超过1000万元。沙县承担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全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任务,目前已制定上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四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面完成。2020年,我市10个县(市)承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17.7万亩,补助资金1770万元,占全省任务量的35.4%。目前,已完成作业服务面积18.4万亩,服务农户3.7万户,资金拨付率达100%。我市124家服务主体入选首批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数量占比全省第一。宁化县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案例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为我省唯一入选单位。
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163家,年度新增225家、注销78家;家庭农场总数达5556家,年度新增557家、注销54家。2020年全市获评省、市级示范社各24、29家,获评省、市级示范场各35、41家;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示范社40家、省级示范社240家、市级示范社319家,获评省级示范场203家、市级示范场265家。建宁县万鑫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7家农民合作社入选《福建省农民合作社案例汇编》,数量居全省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