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六个一批”助力 首季经济“开门红”

日期:2022-03-17 09:53 来源:三明市金融局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门红”工作部署和要求,金融系统截至1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901.11亿元,比年初增加20.74亿元,同比增长11.21%;一季度贷款预计增加95亿元,增量为去年的1.6倍。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首季“开门红”取得初步成效。

  一、政府政策对接一批。会同三明银保监分局、人行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一季度“开门红”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一季度完成计划信贷投放量35%以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以上、为企业减费让利1000万元以上等目标。指导各银行保险机构制定“开门红”相关业务竞赛或营销激励方案40余份,全面对接政府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确保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畅通实体经济血脉,“资”润地方经济发展。

   二、储备项目落地一批。组织银行全面梳理2022年重点储备项目,密切跟踪全市一季度重点推进的项目立项、审批、建设及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制定信贷支持计划,组建各类“项目攻坚团队”15个,通过“一对一”“多对一”金融服务,确保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年初以来,各银行已对接重点储备项目个数55个、涉及贷款金额84.61亿元。

  三、重点企业支持一批。引导各金融机构坚持差异化市场定位,通过“网格化”金融服务,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重点企业对接“全覆盖”。其中:农发行依托其政策性金融优势,加大农林水利等民生领域重点企业支持;大型银行依托资金优势加大钢铁与装备制造等大型支柱企业支持;股份制、城商行发挥业务、产品灵活优势,通过“票据池”“技改基金”等着力支持四个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邮储、信用社依托乡镇网点优势,支持高优粮产、生态养殖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各银行已对接各领域企业户数304户、涉及贷款金额81.34亿元。

    四、增信方式优化一批。鼓励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省级出台的各项政策性优惠贷款提供担保、增信支持。开发首次贷款担保产品,做到应担尽担,维持较低担保费率。增进银税信息共享,10余家机构持续深化推广“税享贷”“税E融”等12款银税合作信用产品;依托科技赋能,建行、邮储银行等推广“小微快贷”“极速贷”等线上无抵押、免担保信贷产品;强化银、政、担、保多方联动,兴业银行、农行等大力推广技改贴息贷、科技贷、专利权质押贷等产品。累计发放企业类信用贷款21.66亿元,同比增长48.85%。

    五、困难问题帮扶一批。开展“一把手新春解难题”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与工信部门进行座谈,联合开展“专精特新八闽行”活动,面对面听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诉求与意见建议;开通企业“开门红”问题政企直通车直报通道,解决22个问题;重点加大生产正常但暂时遇到困难企业走访摸排力度,全市各银行机构已摸排相关企业133户,已实施转贷金额5.28亿元。

    六、普惠绿色让利一批。开展“阳光费率净化升级”行动,推动各机构提升差别化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扩大让利空间。三明中行对重点制造业等行业予以利率优惠20-40BP;交行对小微企业线上类产品贷款定价可享受年3.7%的优惠;邮储银行对各支行抵质押类的普惠型个人经营性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的利率授权调减30BP,对抵押类普惠型小企业法人贷款利率调减35BP;厦门国际银行制造业、绿色金融贷款利率较去年下降40-64BP。今年来累放企业贷款利率5.02%,较去年同期下降0.47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