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三明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

日期:2021-03-11 11:25 来源:三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 |

  福建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三明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是典型的老区苏区、山区林区,全市森林覆盖率78.73%,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物多样性丰富,十分适合药用植物生长。中药材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深入贯彻落实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按照《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1〕3号)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实施特色道地药材提升工程,实现“生态产业化,不砍树能致富”的发展新模式,促进革命老区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材品类丰富,植规模 

 

  三明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78.73%,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全市共有天然药用植物资源1713种。目前,已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及专业合作社90家,种植多花黄精、华重楼、草珊瑚、红豆杉、铁皮石斛等主要药用植物26种,总面积达37.33万亩,无患子、红豆杉、草珊瑚种植面积分别达8万亩、5.2万亩、3.6万亩,均为全国之首 

  (二地优质,牌效益 

 

   为提升特色道地药材的知名度,我市在扩大药材种植面积的同时,坚持质量优先,品牌发展。目前,已有草珊瑚、厚朴、无患子原料林、芳香樟原料林等10个品种栽培技术获得福建省地方标准制定;建莲、黄精、虎杖、草珊瑚、薏米、葛根等6个品种种植基地通过国家中药协会评审认定为“优质道地药材基地”;永安金线莲和安砂淮山、三元草珊瑚、宁化薏米和淮土茶油、泰宁铁皮石斛等5个品种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明溪、三元、梅列、永安、建宁、宁化分别被授予中国“红豆杉之乡”“草珊瑚之乡”“黄精之乡”“金线莲之乡”“建莲之乡”“薏米之乡”和“虎杖之乡”;已评选出莲子(建莲)、铁皮石斛、草珊瑚(肿节风)、多花黄精、华重楼、茯苓、山药、金线莲为三明道地药材“明八味”品种,并挂牌成立三明市“明八味”产业研究院。  

  (三)加工种特色,基础。  

  1.具有特色中医药品种。 

  我市药品生产企业8家,拥有药号223个,其中全国独家品种中成药4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家。(1)痛血康胶囊:全国独家品种、国家机密处方、国家三类新药、医保乙类药品,主治镇痛、止血、消炎、活血化瘀。(2)山楂精降脂片:全国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三类新药、国家首批OTC目录的治疗高血脂类非处方药。(3)冠脉乐片:全国独家品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对心律不齐和改善心电图有显著效果。(4)猕猴桃颗粒:全国独家品种,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等。(5)仙锦药业:拥有GMP认证中药饮片生产车间,生产各种中药饮片达500余种,炮制各种中药饮片达200余种,净制、切制品种180余种,毒性饮片品种25种。 

  2.具有特色提取物品种。 

  南方制药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南方红豆杉种植基地,年产紫杉醇类系列原料药3920公斤,约占全国市场70%;永安市森美达发展互叶白千层基地4000亩,年产互叶白千层油300吨;天馨香料发展芳香樟基地8000亩,年产芳樟油80吨;建宁县源溶生物发展无患子基地8万亩,年产无患子提取物500吨;泰宁菌康堂、尤溪沈芝科技公司发展灵芝基地1000亩,生产加工灵芝提取物、灵芝孢子粉、灵芝精粉等系列产品。  

 

  、存在问题  

  三明中药材产业发展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优质优价体现不明显,我市中药材以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为主,符合重金属及农残检测标准,药材有效成份含量高,但目前缺乏栽培规范及药材定价标准,造成我市安全有效的高品质中药材与大田栽培的普通药材相同价格出售,未体现优质优价。二是新投入不足,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少,对相关中药材品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品牌创建等环节投入不足。工利用不足目前我市大部分中药材未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生产的原材料大多只能销往外地,难以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不断延伸第二、三产业,产品缺乏竞争力。   

 

  三、产业发展 

 

  (一)坚持标准引领、绿色发展。 

  制定林下中药材种植规范与产品加工标准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引领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永安林业、青山纸业、金森林业等上市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大量林地,或引入沿海发达地区社会资本来我市流转一批林地,在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打造一批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高品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并建立优质生态中药材产品供给体系,促进中药材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二)坚持道地特性、品牌发展。 

  依托绿色三明“林深、水美、人长寿”的生态资源优势,发挥特色道地药材的品质特性,规范特色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以多花黄精、建莲、铁皮石斛等药食同源品种为重点,围绕促进“消化、吸收、代谢”平衡的健康机理,研制开发沙县小吃药膳包、功能性饮料、益生菌发酵等健康系列产品,申报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定。进一步挖掘“明八味”医药文化内涵,加强品质管理、品牌打造、市场推广等工作,利用好全国中医药博览会、中药材交易会及我省“6.18”、林博会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明八味”品牌影响力,推动三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坚持创新驱动、优质发展。 

  推进科企、科农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强特色优势中药材品种登记和保护,组织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进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加快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以“明八味”产业研究院为重点,加快成立各特色优势品种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科技特派员以中药材种植、加工共性瓶颈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以“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形式带技术、带项目帮助广大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三明市农科院开展多花黄精组培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改良;深化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加快优良华重楼种源选育和组织培养试验攻关工作;深化与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合作,开展多花黄精、铁皮石斛等“明八味”品种产业化应用研究。

  (四)坚持龙头培育、融合发展。 

  培育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漳州片仔癀,加痛血康胶囊、冠脉乐片等中医药产品二次开发,作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项目,做大特色中药品种。充分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种植协会等对接渠道,探索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会期,安排专区点布局态种植的优质优价药材,待条件成熟后在三林博会期专业展馆进行下中药材示和交易推进中药材生产、加工和临床应用协调发展,延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膳、保健食品、提取物、天然色等相关产业链。推进药材生产与产业扶贫、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和康养小镇结合,建立森林康养、乡村旅游、文创研学、职工疗养与药膳食疗、健康体验、科普传等动单位的产业联盟体系,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形成中药材生态康养全产业链循环新业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