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永不泯灭的记忆——我所经历的难忘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怀念战友
我喜欢听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当我永别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也看不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再不能听我弹琴歌唱。”当我听到这扣人心弦、高亢苍凉的旋律,都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这动人的歌曲使我想起了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的战友,想起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战斗打响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随广州军区某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二连担任班长,临战前,我们按照各自的战斗岗位进行了强化训练,除了各种枪械射击,战术动作外,主要学习了军事地形、识图用图、测绘敌方兵力、火力布置图,制定方位确定站立点、报告经纬坐标、夜间用指北针找方位行进等科目。部队给出征同志配发了各类武器装备,给养补充战斗物资。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战斗命令。
2月17日,这一天夜里特别地冷,我们都没有睡,然也睡意全无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战斗的号令。凌晨6:40分,只见三发红色弹腾空而起,战斗开始了!刹那间,我军各方万炮齐轰,只见千万条火龙铺天盖地地向越南阵地猛烈轰击,火光冲天,犹如千万条火龙在飞舞,炮弹呼啸声震耳欲聋,脚边地动山摇。
30分钟的炮火轰击后,步炮坦克协同配合,急速从各预占阵地,经舟桥渡河,按作战预定计划向越南境内发起进攻。此时此刻,机关枪、冲锋枪、喷火器,各类轻重武器哒哒的射击声接连不断,炸药包、手榴弹、爆破筒,爆炸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震撼。
战斗异常激烈,全体指战员奋勇杀敌,浴血奋战,在强大炮火支持下,势如破竹,打大弄公安屯、打糖厂、打孤山、打博贝村附近的长形高地,打203高地、打马鞍山高地、打325高地,兵锋所指,所向无敌。经过几天的苦战,我们向越南境内推进,20日拿下复和县城。
接受任务
2月22日午时左右,我在利用战斗间隙补充弹药,加固工事,通讯员来通知我立刻到连指挥所,我二话没说拿上枪,迅速跑步到连指挥所报到,连长告诉我:“接到团指挥所电话,让你立刻到团指挥所报到,执行一项紧急任务。” “是”,我向连长敬了礼后,转身飞快向团指挥所跑去。
我到了团指挥所时,已有几个战士在那,接待我们的是作战股林参谋,不一会共有20位战士全部到齐,由林参谋负责集合列队向团首长报告。团首长给我们下达任务,原来参谋长带领的群指和各营的部分前观先遣人员共67人,在转移阵地时,遭敌袭击,部分人员突围撤出后,参谋长仍下落不明,还有20位同志生死未卜,前指下令组织开展营救。因军情十万火急,于是从全团挑选战斗骨干20人,组成营救小分队。由金副政委带队,深入敌区,营救参谋长及失散战友。金副政委补充说:“这次任务十分艰巨,不能半点闪失,我们面临的是经历过三十多年战争的敌人,非常狡猾、善战、好战,善于打阻击战、小股部队伏击,善于伪装到处阻击、伏击,必有一场恶战,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除带上水和干粮外,大家都多带一些弹药,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以防万一。”我们每人带一壶水、少许干粮、防毒面具、铁锹砍刀外,尽量多带手榴弹、子弹,直到装不下为止。大家迅速集结完毕,首长一声令下,小分队快速推进,力争在天黑到达营救地。
深入敌区
这一天很不寻常,大雨下个不停,我们的衣服淋湿了,为避开敌特工及小股部队袭扰,我们走的是崎岖小路。我向金副政委建议,我是老兵,掌握识图用图知识且善用指北针行进,由我前面带路,其他同志离我约十米左右,紧跟我的脚印前进,如果前面遇上敌情,后面好接应处理,金副政委采纳了我的意见。此时危险接连在我们面前出现,过去电影里看到的镜头,今日却让我们亲眼所见。不断传来机枪的射击声撕破了沉静的天空,轰鸣的炮弹声敲打着寂静的山林,我们把这些当作是为我们送行的礼炮。炮弹在我们头上飞过,在我们周围爆炸,我们毫不犹豫全然不顾地往前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救出参谋长,救出战友。突然,有一个身影在我前方约三十米处一闪而过跃入草丛,并发出响声,我连忙喊了一声“卧倒”,一嗖子弹打了过去,小分队见此情况迅速火力支援,几分钟后,我见对方没反击便速去查看,确认安全后示意同志们快速通行,我在后掩护。经过一个小时的快速行军,终于到达复和县班占村以西的长形高地,与步兵某团取得联系,向他们汇报此次行动的目的,该团团长马上向师前指汇报,同意实施营救,因为只有该团七连在这里驻守,兵力不足,要求要组织严密,查明情况后方可行动,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
实施营救
复和县城2公里外的班占村西北侧有一长形高地,该高地南北长约4公里,海拔350米,广渊至复和公路从该高地北山脚下通过长形高地中部拐弯处,有一座小山与高地相连接。复和地区是敌人的核心防御阵地,有越军2个加强营的兵力防守,山上构筑有道堑壕和40多个明碉暗堡,工事坚固,以交叉火力封锁公路,主要向东、向南防御,严密封锁复和通往广渊的公路,阻止我方北上广渊,而参谋长误入敌区700米,敌我前沿阵地相距约300米,形成两军对峙。当夜由该团7连及我们小分队组织向敌区进攻,开展营救,由于敌方工事坚固,参谋长遭袭的位置靠越军阵地太近,营救人员无法推进,与越军形成对峙,团指又怕误伤战友,也担心炮火位置暴露,不能实施炮火支援,为避免更大的伤亡,我们奉命撤出战斗。待重新部署后,再施营救,当时我们心情非常复杂、无奈、焦急、痛心,难以言表。
再次进攻
根据前指作战部署,2月26日,由某师某团夜袭长形高地,小分队同时参加战斗。在我团强大炮火的支援下,经过激战将其夺取,全团将士咬着牙发狠地打炮,把压抑了4天的怒火狠狠地发泄出来。战斗结束后,2名重伤战友获救,参谋长小车被击毁,车上五人全部牺牲,参谋长及17位战友的遗体被找到。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万分悲痛,朝夕相处的战友在一瞬间就永远地离开了,面对着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我们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接着,我们收殓了参谋长及全体战友的遗体,并将他们送上了回国的汽车。此后,全体战士同仇敌忾,誓为战友报仇,小分队在这次营救战友行动中,经过几次的激战,历经数次艰险,参与数次战斗,无一伤亡。
继续推进
在后续的作战中,我们被编入前指先遣人员,担负掩护前指转移安全的重要使命,继续向敌纵深推进,在后来的战斗中面临了多个生死的考验。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虽然时间不到一个月,但战争的残酷出乎想象,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从不退缩,坚持到战斗的最后胜利。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转眼41年巳逝,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友们,但愿人们也不要忘记这场战争,不要忘记那些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兄弟。
在此,向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敬!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作者:侯和平1974年11月入伍。历任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政治处组织干事。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1984年参加靠茅山保卫战役,先后荣立三等战功二次,1987年1月转业地方工作。此文是本人参加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次亲身经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